基金互认元年:政策正式实施 内地基金在港开售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基金互认)不单单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更体现在是一个贸易服务的开放,意味着香港的金融机构和内地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给对方的投资者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基金互认)不单单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更体

      “(基金互认)不单单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更体现在是一个贸易服务的开放,意味着香港的金融机构和内地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给对方的投资者直接提供金融服务。”  “(基金互认)不单单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更体现在是一个贸易服务的开放,意味着香港的金融机构和内地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给对方的投资者直接提供金融服务。”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是继“沪港通”之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公募基金行业2015年的一大盛事。2015年,基金互认政策正式实施,开启了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基金互认)不单单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更体现在是一个贸易服务的开放,意味着香港的金融机构和内地的资产管理机构能够给对方的投资者直接提供金融服务。”2015年10月20日,深交所副总经理林凡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深港合作圆桌会议“上表示,这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内地基金在港开售

      12月30日,香港证监会公布,在香港与内地基金互认机制下,再批出9只内地基金南下在港销售的申请。

      这是第二批“南下”基金。其中三只是上投摩根旗下的基金,包括“新兴动力混合”、“双息平衡混合”、“行业轮动混合”;其余获批南下的基金包括:华夏兴华混合、大成内需增长混合、广发聚优灵活配置混合、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工银瑞信稳健成长混合及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混合。

      上投摩根总经理章硕麟表示,上投摩根为基金互认业务已做了长期准备。“投资人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持续升温,销售渠道也普遍对香港互认基金呈现出较高热情,摩根资产管理的互认基金将在上投摩根直销、中外资银行渠道、第三方销售平台进行销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首批“南下”基金中,华夏回报混合、广发行业领先、汇丰晋信大盘目前已开始在香港销售,12月29日起接受认购。

      广发基金董事长王志伟表示,这次基金认购是公司国际化的一步,公司还计划未来申请更多基金南下。

      事实上,2015年是基金互认实质性开启之年。

      2015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颁布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政策,于7月1日正式实施。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认可,可以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初期双向各3000亿人民币的投资额度。

      据初步测算,符合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4年底),内地基金有850只左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年一季度末).

      2015年7月初,两地证监会开始接受两地基金互认的申请,并开始对第一批互认基金进行审批。2015年11月6日,人民银行、外汇局颁布《内地与香港证券投资基金跨境发行销售资金管理操作指引》,明确了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在募集资金账户开立、资金汇兑和跨境以及信息报送义务等方面的操作细则。

      2015年12月18日,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发出《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涉及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

      同日,两地证监会获许首批7只互认基金正式注册,其中3只北上内地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4只南下香港销售的内地互认基金(分别是华夏回报混合、广发行业领先、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和汇丰晋信大盘).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基金“南下”比“北上”的热情要更高一些,就初期双向各3000亿人民币的投资额度而言,预计足够使用三年时间。

      深交所力推服务平台“我相信基金互认销售的市场会很快发展起来。”林凡表示,全体国民都在关注深港通和沪港通,对基金互认关注度比较低,但实际上基金互认意义与作用很大。比如,观察香港符合互认标准的100只左右的基金,其配置的很多资产是美国、欧洲、东南亚资产,这种配置也解决了沪港通、深港通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12月29日,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基金互认” 2013年被纳入“CEPA补充协议十”,与沪港通等现有渠道相比,基金互认具有如下重大意义:第一,基金互认不但是资本市场的开放,而且是服务贸易的开放。第二,两地资金通过互认基金投资对方市场,有助于优化各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第三,两地基金互认为中国居民提供了一个全球资产配置的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为配合两地证监会推进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业务的落地,深交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于2015年初成立基金互认服务平台联合工作组,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两地基金业界,共同研究论证基金互认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推出了基金互认服务平台。

      基金互认服务平台(第一期)至今已进行了五轮仿真测试,于2015年12月5日正式上线,并将于1月8日正式启动。这个平台能够提供除场内申购与交易以外的所有服务,目前60多家/次内地和香港机构作为管理人、总代理、销售机构、基金过户代理机构参加平台的测试,平台市场占有率较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基金互认服务平台本身具有扩展性,通过平台为互认基金提供跨境销售的后台服务,只是第一步业务,也是内地与香港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开始。

      在第一期顺利运作后,深交所将推出第二期和第三期。第二期功能包括:对接CALASTONE、CLEARSTREAM、SWI.T等在香港开展业务的境外基金服务平台,支持内地基金管理人自建TA模式。第三期将支持香港互认基金深交所场内申赎及交易。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基金互认政策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英国,平台也将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平台相连接。

    关键词:

    基金,香港,内地,服务,平台

    审核:yj2244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