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基金:下半年债市或迎配置时段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一年定开债的风险要低于权益类基金,通过锁定流动性,有助于获得高于同类型产品的收益率,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益民基金研究部总经理胡彧近日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时,对正在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一年定开债的风险要低于权益类基金,通过锁定流动性,有助于获得高于同类型产品的收益率,这是我们产品设计的重要特征。”益民基金研究部总经理胡彧近日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时,对正在发行的益民信用增利纯债一年期定开债基的风险收益特征作出上述表述。

      债市在三、四季度或迎

        建仓最佳时段

      对于2016年10月以来的债市调整,胡彧认为有三大原因:一是货币政策从宽松向收紧过渡;二是防风险、去杠杆的监管趋势增强;三是去年底债市违约事件增多,持券机构蒙受了损失,也打击了市场人气,市场对信用债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在提高,要求信用债提供更高的收益。

      他认为,从今年下半年市场看,债券市场的环境正在好转:一是市场预期的年中钱紧的现象没有出现,流动性在边际上没有那么紧张;二是去杠杆虽然短期对债市有利空,但挤出和降低了债市的中长期风险;三是金融市场的去杠杆正在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央行未来将以更为温和、托底的方式进行。

      他说:“现在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杠杆获得一定成效,钢铁、煤炭、有色企业的业绩都有好转,上半年违约事件明显减少,预计金融市场的去杠杆也将带来市场的稳健发展,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也相对乐观。”

      胡彧认为,整体来看,债券市场在三、四季度将迎来好的介入时机和建仓时段,一是6月份债市已经开始有所反弹;二是货币边际宽松的节奏还需继续观察,但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三是一季度GDP增长6.9%,好的经济开局会让下半年稳增长的压力减小。

      “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看,流动性收紧的政策已经步入后端,随着未来经济名义增长率的下行和流动性的转向,当前债券市场已经具备反转的基础,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会真正转为稳健,预期会推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出现相对确定的走牛行情。”胡彧说。

      重点布局

        短期利率债和长期信用债

      谈到新基金的配置策略,胡彧表示,一是会配置短久期的利率债,因为债券收益率虽然已经开始下行,预计短期还会处在较高的位置,可以获取较高的利息收益;二是配置高等级、长久期的信用债,因为信用债在利率下行时期有较高的弹性收益,可以获得较好的资本利得。

      在仓位调整方面,胡彧称,流动性的走势将决定基金的仓位权重,“我们配置的这个结构是"哑铃型配置",重点配置了长久期和短久期的品种,未来如果利率债继续向好,会加大配置权重;如果长期债收益上升,也会向长久期债倾斜,让资产调整有较高的灵活性。”

      胡彧表示,该产品定期开放的设计减少了流动性的冲击,也可以充分放大杠杆的作用,在投资运作上更具灵活性。他说:“这只产品将主要投资于信用债和利率债,叠加定期开放的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基金经理在不考虑申赎和仓位变动的情况下,稳健地做好投资管理安排,增厚产品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定开债一般可以将杠杆加到200%,比普通债券产品140%的杠杆要高,可以充分享受到在市场底部建仓的高杠杆优势。在投资上,这只产品会在满足基本的流动性需求外,尽量提高仓位,配置资产,满足高杠杆和低流动性的要求,以增厚投资收益。”

      除了把握投资机会外,该基金也很重视投资风险,胡彧表示,为了规避债市风险,一是会在久期上适当分散利率风险,长期、短期两个维度都会均衡配置;二是会选择高等级信用债规避信用风险,在债券品种和个券上更加细致严格,细化对公司债券研究,降低个券的风险。

      “我们要规避周期性很强的金融债和周期债券,对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的城投债也要保持谨慎,规避这些行业和领域的下行风险。”胡彧称。

      ()

    关键词:

    风险,杠杆,信用,配置,流动性

    审核:yj2243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