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基金新规生效:基金公司多策略“自救”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今年6月14日,证监会发布《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明确对管理港股的基金经理资质提出要求,并给予6个月过渡期。《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近期,新规生效,多只资质不够

      港股基金新规生效:基金公司多策略“自救”   今年6月14日,证监会发布《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明确对管理港股的基金经理资质提出要求,并给予6个月过渡期。《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近期,新规生效,多只资质不够的沪港深基金开始“自救”,有的基金暂停申购数着日子等基金经理的港股投资经验满两年,有的基金公司则把旗下仅有的一两位符合条件的基金经理增聘到其他等待“救援”的沪港深基金身上,另一些基金公司则擢升已经培养好了的港股研究员为基金经理,成功“脱险”。

      本报记者 刘庆华

       等

        基金经理经验只差时日

        代表:东证资管

      作为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出色的基金,东证资管旗下沪港深基金暂停申购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日前东方红沪港深和东方红优享红利沪港深宣布自12月13日起暂停申购业务,主要原因是新规要求,基金投资港股的最大比例达到非现金基金资产80%以上的,基金管理人应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至少1名为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需要补足人才短板、人员到岗,否则应暂停相关产品的申购。人员配备情况符合条件后方可继续开放产品的申购。

      由于这两只基金不符合条件,东证资管按规定对基金进行了暂停申购的处理,而对于人员的配备问题,该公司采取了“等”的态度。东方红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曾公开回应称,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将于下月满足2年港股投资经验。接下来东证资管需要做的就是数着日子等符合条件了。不过从两只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林鹏和刚登峰的公开履历上看,暂时并没有迹象显示两位在公募产品领域从事过港股投资。

       借

        一位基金经理多用

        代表:前海开源

      相对而言,东证资管算是有所准备的了,另有一类沪港深基金采取的策略则主要是“借人”:这些基金公司旗下往往有数只沪港深基金,并且只拥有一位或两位具备港股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于是公司就为不符合新规的沪港深基金增聘具备港股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这样一来,具备港股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就往往一拖多。但事实操作中,被增聘的基金经理是否真的会参与这些基金的管理,又是另一回事了。

      采取这种措施的代表是前海开源基金等。前海开源一直是沪港深基金的大户,日前前海开源宣布,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增聘曲扬为基金经理,前海开源沪港深乐享生活、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成长则增聘史程为基金经理,这样一样史程一拖七,而挂了曲扬名字的基金就已经达到14只了,其中沪港深8只。

       升

        研究员升任基金经理

        代表:创金合信

      除此之外,另一些基金公司此前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港股投资人才,虽然他们并没有管理过基金的经验,不过恰逢新规要求,此番就直接升任基金经理了,这或许也会成为为其职业发展生涯中重要的一个机会。

      典型的例子是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尽管该基金原本已有三位基金经理,但这三位基金经理都没有港股研究和投资经验,理所当然该基金成立以来也没怎么配过港股。而新规的生效则为研究员带来了新机会。日前该基金宣布增聘基金经理,这位新基金经理自2013年起从事港股市场的消费品行业研究,2015年6月加入创金合信后仍然是任港股研究员。日前已直接跳过基金经理助理升任基金经理了。

      在新规正式生效的背景下,近期暂时还没有发现基金公司从外部聘任具有经验的基金经理的例子。这或多或少也显示了这类人才的稀缺,基金公司也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任刚 HF008)

    关键词:

    基金,经理,投资,经验,沪港深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