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资管陈旻:投资定增超额收益取决于个股基本面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赵婷

    摘要: 上周二,浙商资管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部负责人兼投资经理陈旻做客中国基金报,通过中国基金报组建的“基金经理路演微信群”,直接和个人投资者交流,现精选若干问题和大家分享。定增收益取决于基本面网友“如琢如

      上周二,浙商资管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部负责人兼投资经理陈旻做客中国基金报,通过中国基金报组建的“基金经理路演微信群”,直接和个人投资者交流,现精选若干问题和大家分享。

      定增收益取决于基本面

      网友“如琢如磨”:现在由于参与者大大增加,定增价格也不便宜,定增基金的收益会不会明显下降?

      陈旻:定向增发的超额收益由三部分构成。最显著的一部分来自于折价;第二部分来自市场因素。作为权益类标的,随着市场的上涨,定增股票也一样会上涨,收益率会更高。第三部分来自于个股的阿尔法,定增收益和在二级市场买股票最大的区别,在于二级市场是两个投资者之间的预期交换行为。

      股票的成交量和上市公司没有关系。而定向增发交易的对象是上市公司,你把钱交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通过向你发行股票而获得这笔融资。上市公司获得资金去做产业链扩张和技术的升级,或者做新产品的推广。

      另外有一些通过并购形式,跨行业扩张,或者去做行业内上下游收购兼并。这些都会使得企业基本面在定增完成之后发生巨大改变。这就是定增的阿尔法超额收益来源,本身带着基本面改善的属性。

      在这三部分收益中,此前折价率贡献了超额收益非常大的部分。未来折价空间越来越小,折价贡献的超额收益收窄。

      个人认为,未来定增的超额收益将更取决于市场的贝塔以及个股的阿尔法,市场的贝塔跟随整个证券市场趋势,主动性也比较差。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定增项目的收益率更多取决于对单个项目基本面的研究和判断。

      整个市场平均收益率可能会有所收窄,但个体标的差异会非常大。未来定增的收益还要看在市场的哪个位置去参与定向增发。另外还看上市公司融资后到底实现了多大程度上的改变。

      破发股的两种投资思路

      网友“玉禅竹”:如何评价市场定增破发的股票,以及销售火爆的定增基金?

      陈旻:定增破发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投资策略。破发分两个阶段,一种是定增还没有实施前,破了发行的底价。一种是定增后,跌破了定增的底价。两种对应的是不同的投资思路,有必要区分开来说。

      定增前跌破底价,在定增发行前的两个月之内,超额收益会非常的明显。因为在发行前就已经出现了底价倒挂的情况,定增很难发行成功。上市公司如果非常希望完成这笔融资,一定会尽可能维护股价,股价高于底价,并且要出现更大的折价的空间,才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所以一般在定增发行前的几周,上市公司对股价的诉求会非常强。

      对于定增后的破发,更难把握一些,需要对上市公司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很多公司希望能够尽量地维护自己的资本市场形象,不让投资者亏钱。但是也要看公司有没有能力去把价格打到原来发行的位置之上。

      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些指标可以参考。其中,不管定增前的倒挂,还是定增后的破发,幅度都不能特别的大。比如有一些项目在去年5000点的时候发的定向增发,现在价格出现显著的破发,破发的幅度相对高点已经腰斩。那上市公司也没有能力把价格再拉回去。所以要判断出现倒挂或者出现破发的因素到底是因为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形成巨大的倒挂,还是因为企业在阶段性出现了一小部分的价格的倒挂。

      定向增发作为权益类细分类别,在过去的10年中提供了非常好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从过去10年的数据来看,定向增发只有在2011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剩下的9个年度里,定增的平均收益率都是正的。这就意味着它是绝对收益属性非常强的细分类别。此外,在过去的10年里,定向增发全部取得超越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的表现。这意味着它也有非常强的相对收益。如果看好股票市场,买定增产品是比二级市场投资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收益,市场,上市公司,增发,定向

    审核:yj22410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