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再度“走俏”背后:历经考验见真章,银行服务再进击

    来源: 愉见财经 作者:佚名

    摘要: (原标题:银行理财再度“走俏”背后:历经考验见真章,银行服务再进击)近一段时间以来,当股市又历经了数轮的震荡,当银行们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当高利率寿险逐渐被叫停销售;当债市完成修复显示了韧性,

      (原标题:银行理财再度“走俏”背后:历经考验见真章,银行服务再进击)

      近一段时间以来,当股市又历经了数轮的震荡,当银行们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当高利率寿险逐渐被叫停销售;当债市完成修复显示了韧性,当多家银行的产品体系再升级、投资陪伴服务更贴心,投资者在对比中重新认知了银行理财的优势,对银行理财的信心也得以重振——由此,银行理财又一次走俏了,规模回升向好。

      据广发固收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首月的7月,银行理财迅速回暖,其规模增加了1.61万亿元至27.2万亿元,不但创下年内新高,较3月末的低点也回弹了超过2万亿元。

      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同步变动,7月存续规模较6月上升1.58亿元至22.92万亿元,环比上升幅度为7.4%

      而从产品种类来看,最受投资者青睐的依然是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理财。

      随着国民经济稳步恢复,发展质量继续提升,债市的修复将会带动银行理财中最主流的固收类产品收益稳定,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还将逐步回升。

      01、

      疾风知劲草

      “愉见财经”之所以会起这样一个选题,之所以格外关注二季度以来的理财规模回弹和七月的“开门红”,是因为过去这大半年以来,银行理财事实上历经了一次谷底。这也可能是银行理财在过去19年的发展中,遇到的最严峻的一次投资者信心考验。

      如果要评判发展方向,这段考验其实是自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保本理财规模压降至零、产品净值化管理以来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展现,其呈现,本身也反而是更透明、更符合投资市场发展规律的。

      只是,当很多投资者头一遭经历自己的银行理财都会净值向下波动、乃至破净浮亏时,尤其对谨慎型、稳健型投资者而言,短期内难免会有心理压力,难免会产生疑惑:“稳健了那么多年的理财,现在也不稳了吗?”

      别急,时间会给出真相。当整个市场重建平衡的流动性,当债市整理回弹,理财产品的净值又会快速回升,绝大部分浮亏的产品重新回到了盈利区间。

      越是历经谷底、飞跃谷底,投资者越会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稳健。拉长周期看,理财产品的底层债券资产会进入修复期。稳健,用大白话来说,是投资者只要耐心一点,持有时间长一点,还是可以提升赚钱概率的。

      我想,这才是“时间的玫瑰”真正的芬芳。这朵玫瑰成长在更成熟的市场,属于有了更市场化的经历后、变得更成熟更具判断力的投资人。

      这份稳健从何而来,或者说,为什么历经去年底到今年初的那场波动,反而可以让我们对市场的修复建立起认知和信心呢?下文继续解读。

      首先做个说明,银行理财品类不少,包括权益类,本文所讨论的银行理财概念主要指其中最主流的、也是大家日常口头提到银行理财所约定俗成的固收类或现金管理类,其风险等级主要集中于R1低风险、R2较低风险、R3中等风险,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

      而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资金利率回升、防疫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引动债市经历了一段风暴期,宽幅调整也波及到了银行理财的阶段性表现,高峰期全市场暂时破净的理财产品有近5000只。(备注:虽说去年3月份债市也同样出现过一轮波动,波及银行理财,但那一轮波动阵痛期短、破净的理财产品数量少、且净值回弹快,因此更多投资者是自去年末开始感受到理财波动的。)

      但债市波动真的值得大家那么恐慌吗?我觉得更成熟的心态是把眼光放长,不用过于担心短期的表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个基本常识是,理财产品中的债券底层资产,其收益主要来自两大部分: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

      第一部分, 票息收入,只要到期时发债主体不发生违约,这部分收入是可以稳稳到手的,也就是说,债务主体未来还本付息现金流是基本稳定的。那债务主体违约概率有多少?至少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里拿的债,大部分都是投于信用评级AAA的主体,信用风险还是相当小的。

      第二部分,资本利得,那是在二级市场交易债券时通过买卖差价获得的收益、或者形成的亏损,而去年底的债市波动,的确造成的是债券交易价格的下跌。 但是,不同于股票的是,从过往历史表现来看,债券只要不出违约风险,它因利率变动带来的价格下跌往往是有底线的,换言之,触底往往是会反弹的。

      如果投资者都更成熟地持有这些基本常识,其实并不会太过恐慌。而去年底把问题扩大化、让市场形成负反馈机制的原因之一,恰恰又是恐慌本身。因为投资者集中发起赎回,就带来了囚徒困境,迫使理财产品被动抛售债券,短时间内榨干了买盘的流动性,大量的抛盘为达成交易,只好进一步压低债券价格。

      所以恐慌才是推了多米诺骨牌的那根手指。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慌、我不慌,市场虽也会调整,但不至于出现5000只理财破净。

      解释到这里,相信我们可以对银行理财多一份理解与信心。并且,对比债券和股票,如果就重要指数从回撤到创新高的天数和幅度来计,债市的反弹,无论从周期还是力度,都是强于股市的。

      表1:债券和股票重要指数回撤情况对比图

      巴菲特的那句“在别人恐慌时贪婪”,何尝不同样适用于更具确定性的债市、以及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银行理财呢?

      事实也胜于雄辩地给出了答案。如上文所及,二季度以来银行理财的规模向好了(其中虽然也经历了6月份的债市小波动),而支撑起规模的,说到底还是理财的收益表现。

      据普益标准的二季度银行理财市场报告,占理财产品绝对比重的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持续回升,截至二季度末,存续的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4.17%,环比上涨2.37个百分点;存续的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5.38%,环比上涨3.04个百分点。

      至于去年底遭遇过破净的那些理财产品,如果久期较长,那么此后大部分已经回到了正收益。

      据方正证券统计的18348只理财产品在1月1日至7月24日的业绩分布,其中业绩为负的理财产品占比已经收缩至1.4%;32.7%的理财产品业绩在2%-3%区间;还有12.9%的理财产品业绩在3%-4%区间;2.3%的理财产品业绩在4%以上。(备注:本段数据中,处于破净的理财产品并非全都是固收类,有些产品的底层或配置了较大比例权益类资产。)

      疾风知劲草。越是在这样的周期,越显其韧性。

      需要补充的是,当投资者们经历得越多越成熟之后,未来的负反馈效应也势必会降低。这也给未来银行理财的稳健之路,又增添了护航力量。

      02、

      考验见真章

      分析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整体走势之后,下文进入微观视角,举我自己为例。从我购买的理财产品和选品的银行平台来观察,我的投资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投资热情又是如何被点燃的。

      观察点一。我对理财平台最基础的需求,是产品全、准入严,这考验一个平台的硬实力。

      浦发银行App是我高频使用的理财选品平台之一,合作覆盖了行业头部理财子公司,产品涵盖现金管理、日开、最短持有期、定开和封闭式等各品种,满足我们不同品类的需求。

    浦发银行

      在“货架”琳琅、产品齐备的基础上,浦发银行还为我们把好了第一道关,推出“优选产品池”服务,严格地做好产品的持有期业绩追踪,穿透底层资产,并精细到按每周追踪的颗粒度,来验证和纠偏产品策略,做好产品的监督管理。

      观察点二。我对理财平台更进阶的需求,是其能助力投资者“精准”地配置产品,这考验一个平台的软性服务能力。

      我常常觉得,只要产品本身的底层资产是优质的,产品设计是做到风险收益对等的、合理的,那么产品本身其实说不上优劣,关键是,要把合适的产品匹配给合适的人,符合投资者的真实需求。这对平台来说,考验的是一种“买方投顾”的视角与能力,核心是服务,基于用户价值,做好资产配置。

      那么,基于我的理财配置需求,我期待得到怎样的服务呢?

      观察点三。首先,是大家常说的,“买理财就是买个安心”。

      和很多投资人朋友一样,在我的投资盘子里,会配股票或偏股型基金来冲击收益,会配黄金来对冲风险,而就银行理财来说,我的需求是尽可能低波动、弱回撤。尤其是经历了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一番波动后,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希望从一众表面看似雷同的产品中,再精挑细选出走势更为稳健的产品,当然,如果它们还能兼顾收益表现则更佳。

      在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中,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整体风格变得保守。报告显示,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进一步增长,分别较上一年增加1.10和0.55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零售平台深刻洞察这一客户需求新动向:投资者不仅在意高收益,他们更在意低波动。正因此,在浦发银行App上,进入理财频道,即可在置顶的热门板块进入为像我这样的投资者专属定制的「低波专区」,专区还分“低波精选”与“低波增利”两个子区。

      在「低波专区」,浦发银行早已贴心地为我们预筛选了“高比例稳定性资产”、“高比例摊余成本法”、“低波资产配置”、“稳中求进”的理财产品。可以想见,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安心的理财体验,浦发银行打造这一「低波专区」一定颇费了一番功夫,他们需要逐一给产品打标签,密切跟踪产品表现与策略,才能助力投资者的选品过程更便利、更精准。而作为我们投资者,就可以省去研究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历史表现的麻烦事。

      在浦发银行的严格管理机制下,「低波专区」为投资者带来了名副其实的稳健体验。据悉,截至6月份,专区已上线低波精选产品约200只,已兑付产品全部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尚未兑付的产品在运作周期内年化收益均已超过业绩比较基准。

      表2:浦发银行App理财专区设置情况

      观察点四。此外,我还期待平台能辅助我在挑选产品时更为理性,火眼金睛地发现“隐蔽的变量”。

      在行业里,经常有这样一种尴尬,叫做“好卖的产品不好赚,好赚的产品不好卖”,那是因为有些产品,看似最新几期收益率很高,但其实已经处于价格的高位,面临调整,就像短跑冲刺后很可能会歇一歇;而有些产品则相反,尽管收益率没有那么高,但历史回撤却始终控制得很好,可谓长跑冠军。

      在很多理财平台上,收益率指标往往是呈现给投资者们的最重要参考,也是投资者对产品最直观的感受,这本身固然没错,但是,投资者很容易进入单一指标迷思,从而“唯近期收益率论”——我们缺乏工具,去探究回撤指标等“隐蔽的变量”。

      浦发银行深刻洞见了这一痛点,并在理财专区上线了辅助决策工具「矩阵选品」。如下图所演示的,投资者被引导关注的,不只有收益率,还有历史运作稳定程度、回撤情况、投资期限等指标。

      此外,如果投资者在几款产品间犹豫不决,我们还可以通过「理财PK」等工具,来直观对比不同产品的业绩表现、风险等级、产品期限、产品热度等。

      图1:浦发银行APP矩阵选品&理财PK功能展示

      观察点五。最后,我对理财平台还有一层额外的需求,那就是让利于客户,提供更多的实惠。

      在这一点上,浦发银行正在开展的“浦发理遇季”理财节活动满足了我的期待,活动不仅甄选了更多优质产品,在理财节专区内天天有惊喜,还真金白银地对客减费让利。就活动主打的几款产品来看,我横向对比了各渠道,发现通过浦发银行App购买,的确更具竞争力。

      03、

      路遥知马力

      好平台,好服务,好产品,也缔造了好收益。

      截至6月末,浦银理财的各期限产品业绩均已回到正收益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悦盈利”、“季季鑫”等拳头系列产品,收益率还稳稳地超出了业绩比较基准。

      从我自己的投资来看,“90天后可赎”的期限产品中,我颇为偏爱浦银理财发售的“季季鑫”系列,我所选择的“季季鑫(手机银行专属)2号”,年化业绩比较基准设在2.80%-3.55%,而最新一期(近三个月)实际到期收益率则超标完成至3.74%,可谓带来意外惊喜。

      “愉见财经”整理了过去三个月里该产品的单位净值变化日历表,可以更真实而直观地观察其表现情况。期间尽管6月份全市场又遇到债市的短暂波动,但“季季鑫”的这款产品也仅出现了2天的净值回撤,表现可谓依然稳健。

      图2:浦发银行理财季季鑫(手机银行专属)2号净值变化情况

      下阶段,在复刻“低波精选”选品运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浦发银行还将升级推出“金榜好理”优选服务,对比产品底层资产及运作情况,平衡安全及收益性,优中选优,覆盖多个产品期限,解决客户短、中、长期资金的投资需求。

      新收益、新服务、新理念,这是浦发银行交出的一份高分答卷。

      路遥知马力。过去这大半年,其实是客户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也是最考验银行的软性服务能力的时候。如果说在过往市场处于单边增长的阶段,机会是广谱的,有扎实内功的机构与仅具有粗放销售能力的机构,都能“如鱼得水”的话,那么在这段考验期,则是“水落石出”的,谁的服务创新能力更强、更贴合客户的新需求,谁的服务更贴心,谁在为客户做改变、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谁的客户占有率才得以保持。

      困难倒逼反思,分娩孕育新生。历经市场周期的考验,穿越低谷的发展,才是最具生命力的。用这样的视角观察理财行业,同样适恰。

      经过了去年末到今年初的银行理财波动,各家机构充分汲取经验,化危为机,着力构建专业化的投资能力和服务能力,继续将银行理财打造成“稳健投资”的主阵地。浦发银行就是一个典型。

      恪守匠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坚持。正如浦发银行理财新服务主张“买理财选浦发,不必东奔西走”,浦发银行将给客户提供更简单、更丰富、更靠“浦”的理财服务。

    关键词:

    浦发银行,理财产品,稳健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