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基金业绩战:一拖多愈演愈烈 多拖一渐成常态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2014年即将结束,而基金经理离职潮仍在继续。从12月16日公告来看,又有7只基金管理人生变

    2014年即将结束,而基金经理离职潮仍在继续。从12月16日公告来看,又有7只基金管理人生变,涉1位基金经理被解聘,1位基金经理转任他职,2位基金经理被增聘。在基金业人才荒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与此同时,1只基金同时配置多位基金经理的现象也渐成常态。  2014年即将结束,而基金经理离职潮仍在继续。从12月16日公告来看,又有7只基金管理人生变,涉1位基金经理被解聘,1位基金经理转任他职,2位基金经理被增聘。在基金业人才荒的背景下,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与此同时,1只基金同时配置多位基金经理的现象也渐成常态。

      “一拖多”愈演愈烈

      基金业人才荒一直是业内面临的棘手难题,今年似乎尤其严重。2014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出新高,仅在11月就有28位基金经理离职。据统计,目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1.81只基金,71家占比8成的基金公司受“一管多”困扰。

      对此,有评论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一拖多”频繁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业内确实缺乏人才,也不排除基金公司为了利于新基金的销售,利用明星基金经理影响力的情况。提到“一拖多”现象对于业绩的影响,该评论人士表示,同时管理多只基金确实会分散基金经理的精力,然而对业绩的影响则不应一概而论。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部分一人管理多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确实业绩难尽人意。以鑫元基金为例,该公司旗下的唯一一位基金经理需要同时管理7只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其管理产品的业绩多表现平平,部分基金业绩排名靠后。在权益类基金方面,也出现了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的情况。以交银施罗德旗下的基金经理管华雨为例,该基金经理在还为其旧东家效力的时候,仅管理一只基金产品。而跳槽至交银施罗德之后,先后管理过5只股票型基金,其业绩也有所下滑。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并非所有同时管理多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都业绩不佳,部分基金经理在“一拖多”的情况下仍然跑出了好业绩。举例来说,管理着绩优股基工银金融地产股票的基金经理鄢耀同时还管理着2只绩优债券型基金。无独有偶,管理目前排名第8的华商主题精选的基金经理梁永强也管理着一只绩优混合型基金,以及两只尚无可比性数据的权益类基金产品。

      “多拖一”渐成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拖多”愈演愈烈的当下,相反的现象也在悄然升起。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一只基金配备2位基金经理的现象日益频繁,配备3个基金经理的现象也并不罕见,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出现了“四拖一”、“五拖一”的怪状。

      对此,有基金评论人士表示,多位基金经理管理可以减少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不稳定性,并且如果基金经理们可以通过充分沟通、协同合作,发挥各自所长,有时可以为基金产品带来良好的业绩。

      然而,人多未必意味着力量大。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多只配置了3位基金经理的基金产品今年以来业绩不佳,排名靠后。上述评论人士称,同时管理1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们如果在投资过程中相互制约,则很难展开拳脚,基金独特的投资风格更是无从谈起。

      此外,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一些基金看似由多位基金经理管理,但实际参与管理的人数远没有那么多。据观察,目前很多配备多位基金经理的基金往往是采取“老带新”的模式。同一只基金配备的基金经理中至少有一位基金经理从业时间较久,而其他的基金经理往往为通过内部提拔,刚刚走马上任的“菜鸟”。也有一些是为了促进基金销售,而让旗下明星基金挂名,并不能对基金业绩起到推动性作用。

      事实上,“一拖多”也好,“多拖一”也罢,两种模式都曾遭人诟病。投资者对以上两种模式产生质疑,无非是业绩不佳所致。有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的时候还是应该关注基金经理历史业绩,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资产的工作量是否逾越其能力上限,而不应把目光局限在其所管理的基金产品数量上。


    关键词:

    基金,经理,管理,业绩,产品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