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领域并购活跃 公私募年底加大布局并购题材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中国企业并购在2014年可谓风起云涌,交易金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962亿美元。在机构看来,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新三板活跃度提升,加上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中国的并购市场有望在未来

      中国企业并购在2014年可谓风起云涌,交易金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962亿美元。在机构看来,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新三板活跃度提升,加上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中国的并购市场有望在未来数年保持活跃,相关投资机会值得持续关注。

      并购交易创新高

      据汤森路透统计,今年公布的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金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962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4.0%。其中,金融行业 、能源电力以及tmt成为并购最为活跃的三大领域。

      在中金公司研究员看来,中国并购潮的驱动力主要源于经济转型趋势下传统行业的整合,以及新兴行业的竞争和发展壮大。

      事实上,近几年的企业并购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从行业看,新兴行业活跃度提升;从性质看,民企更为积极,国企在2014 年加大了参与度;目的仍以行业整合为主,多元化战略增多,买壳上市仍存。

      此外,上述中金公司研究员认为, a 股市场上并购重组制度相比新股发行和退市更加市场化。2014年以来,国务院全局性扶持,证监会连出多个管理办法,确保落实力度。审批流程得到简化,审批时间大大缩短,并购重组工具不断丰富,这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重组的活跃度。

      并购基金“潮涌”

      在这轮并购热潮中,由私募股权基金携手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模式可谓蔚然成风。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总经理表示,不少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主动转型以及进行产业链整合,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11月底,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成立或投资产业并购基金,行业覆盖医药、tmt、文化传媒和环保等多个领域。这类基金定位于收购或参股符合上市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围绕产业链进行并购整合的平台。

      在海通证券看来,“上市公司+pe”模式将国内并购市场带入发展快车道。成熟市场并购基金在我国“水土不服”,主要体现在控制权的获取、融资杠杆的运用以及退出等方面,其中退出压力显著。2013年后,我国的并购基金创新地推出“上市公司+pe”模式,以硅谷天堂为代表的一些并购机构通过与上市公司联合成立并购基金,解决了国内并购基金面临的投资退出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pe参股模式中,pe及上市公司对股价诉求相对更强,这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外延并购行为往往与市值管理紧密相连。尽管该模式出现时间较短,但相关上市公司公告后股价涨幅却十分可观。

      积极挖掘并购题材

      并购不仅是过去两年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重大逻辑,也注定将成为未来a股市场个股行情的重要推手。

      事实上,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主要方法,也成为二级市场的热门投资主题。据统计,涉及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年初至今股票表现集中分布在40%-60%区间,不考虑新股,年初至今涨幅前50的公司中共有35 家涉及并购重组,平均涨幅高达248%。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布局,多家公私募基金普遍看好并购重组题材。他们认为,年末时节是各类并购高发季,上市公司保壳、转型都将催生多种并购事件产生。据悉,近期成立的添富外延增长基金聚焦并购重组主题,获得投资者追捧,首次募集规模超过 50 亿元。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透露,“我们的策略主要是寻找一些主业健康、估值较低、现金丰富的民营企业,这样即使没有并购,或者并购不成功,股价依然很安全。”

      “并购会带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企业基本面的提升,只要国家注册制没有真正地放开,并购重组主题还会持续炒下去。”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通过并购来实施产业扩张和市值管理,并购重组作为国家强调盘活国企存量的必然选择,和未来改革制度红利的核心,有望迎来更大的上涨空间。

    关键词:

    并购,基金,上市公司,重组,行业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