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创业元年话创新:主题型基金创新“井喷”
摘要: 产品创新是基金公司的重中之重。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公募基金产品创新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继续深挖细分行业和投资概念,将基金投资范围“越做越细”;二是将投资标的拓展至全新领域;三是拥抱市场热点
产品创新是基金公司的重中之重。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公募基金产品创新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继续深挖细分行业和投资概念,将基金投资范围“越做越细”;二是将投资标的拓展至全新领域;三是拥抱市场热点,及时推出相关基金产品。其中,嘉实元和作为公募基金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例,直接分享国企改革红利,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题型基金创新“井喷”
2014年,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主题型基金的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4年全新出现的主题型基金主要涉及军工、互联网、改革红利、国企改革、传媒、大海洋等主题。
在军工股的带动之下,军工主题基金在2014年算是火了一把,包括富国中证军工指数分级、申万菱信中证军工指数分级和前海开源中证军指数等3只指数型分级基金。此外,新出现的主题基金还有银河定投宝中证腾安指数、富国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分级、广发百发100指数、招商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分级,前3只可算作互联网主题基金。
2014年,如何分享改革红利也越来越被基金所关注。2014年建信和长信分别推出改革红利主题型基金——建信改革红股票和长信改革红利灵活配置。国企改革主题基金则有中融国企改革混合基金及富国中证国有企业改革指数分级基金。
2014年,鹏华基金还推出了首只跟踪中证传媒指数的鹏华传媒分级基金,专门捕捉传媒行业的投资机会;大海洋主题则由前海开源大海洋混合首先提出。
qdii产品在2014年并不受发行市场青睐,不过亮点在于华安成立了国内首只专注欧洲股市的qdii华安德国30 (dax)etf及其联接。
在沪港通的驱动之下,基金公司也迅速跟进,成立有如华夏沪港通恒生 etf及其联接、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qdii等紧随市场热点的产品。
此外,还有为互联网定制的货币基金,例如新华推出的新华阿里保本和新华阿鑫一号。
嘉实元和成创新佼佼者
2014年成功拓展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首推嘉实元和 。除了收益率之外,嘉实元和突破了现有的公募基金产品投资范围——不再只局限于二级市场股票而是扩展至待上市公司股权。这令不少基金公司畅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市场的热捧是对该基金创新的认可和稀缺性的最好证明。
此外,添富外延增长将投资注意力放在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这对于公募产品也是全新尝试。
三大创新不容忽视 新股东新制度新费率齐亮相
产品创新只是一方面,记者注意到,2014年围绕公募行业的创新,在投研制度、基金费率等方面也有所作为;股东方也不乏新鲜血液注入:pe和个人前所未有地走上了基金公司大股东位置,因此2014年被公募大佬称为创新元年。
基金公司大股东迎新鲜血液
若按照派别来划分,以往基金公司股东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银行系、券商系和信托系。2014年,两家pe——深创投和九鼎投资分别成立公募基金公司红土创新和九泰基金,前者持股99%,后者持股100%。
此外,个人股东也在2014年亮相基金公司。2014年10月20日上报审批的新基金公司泓德,首现自然人成为大股东——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晓持股26%。
事业部制打破投研常规
事业部制也是公募基金公司2014年的新尝试。数米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指出,“基金公司的事业部制,是指将原有的投研团队分成股票投资事业部、量化投资事业部和固定收益事业部等,再从中细分,于年末采用业绩、规模双挂钩考核。在事业部制下,基金经理带领一个团队,负责基金的销售和管理,基金管理费的部分是归团队所有,如果需市场部宣传配合的则需从中再分出一部分给市场部门,团队成员的分成则由基金经理来分配。”2014年,中欧、国泰、前海开源等公司事业部制已经先后展开。当然该制度也有一些诟病,比如,虽然激励了基金经理和团队,但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协作。
基金申赎费率改革破冰
2014年关于公募基金还有一大创新,那就是申购费率改革。
广发基金率先于2014年5月针对股基首推c类收费模式,即不收取申购费率,按照持有时间分类收取赎回费,并收取销售服务费的一种收费模式。此外,申万菱信和工银瑞信均在2014年底限时推出了产品零费率促销。
2014年开始,费率促销越来越激烈,基金费率下降已是大势所趋。
此外,2014年的货币基金,还部分采取了“到点成立”这一新型募集方法,即新基金在发行期间任何一个工作日达到2亿份、200人 (场内基金1000人)就停止发行,宣布基金成立。此举实际上是为基金公司发行 “减负”,不再盲目注水比拼首募规模。
火眼金睛识别伪创新 公募未来创新空间仍广阔
创新是有成色的,有货真价实的创新,也有伪创新。2014年基金业还有一大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期部分成色不足的创新产品遭遇了风险的集中爆发——短期理财被迫清盘,浮动费率基金等产品被迫转型。
不过,《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公募行业创新提供了许多方向,可以说,公募未来的创新空间相当广阔。
“伪创新”2014年集中爆发风险
2014年尽管基金创新不断,但也迎来了风险的集中爆发。公募行业2014年首次出现基金清盘,同时还有大批基金申请转型,其中包括融通2013年创新成色很高的首只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对市场的冲击也不小。
首先尝到“恶果”的是短期理财基金。短期理财基金是公募行业2012年的重要创新,基金公司随后一拥而上、如获至宝。不过,2014年8月,汇添富旗下短期理财基金汇添富理财28天提出清盘;2014年11月,工银瑞信旗下货币基金工银瑞信安心增利也将清盘提上议程;12月,大摩华鑫货币和富国7天理财宝也宣告清盘。
究其原因,与公募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短期理财基金流动性不如货币基金,收益率相比债券基金也没有优势,产品设计明显“鸡肋”,创新成色不足,因此迅速走上下坡路,百亿规模多数已成过眼云烟。
2014年申请转型的基金很多,但其中创新失败、被迫转型的代表毫无疑问是融通通泽 。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30日,于2014年8月30日结束第一个运作周期。在第一个运作周期结束之前,融通便召开持有人大会寻求转型的可能性,因为其并未完成当初8%的目标收益率。所谓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即是当累计净值连续三个工作日不低于1.1元或者一年封闭期到期,基金就将会主动清盘。该基金同时结合了费率改革,即清盘时如果基金的累计收益小于3%,融通将不会收取管理费。显然,融通这只基金首个运作周期便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以转型收场。
未来创新空间相当广阔
当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公募基金创新太难之时,2014年6月份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可谓是一剂良药。
该《意见》亮点众多,例如,针对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同质化较为严重,且股东权力过大、基金公司管理层控制程度低,管理层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资产管理机构”,鼓励基金管理公司上市与并购重组;积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降低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推动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适时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
关于基金公司上市,汇添富已经在2013年启动改名计划,将公司改名为“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暗示其正在启动股份制改革,为未来上市铺路。此外,2014年公募基金公司股东已有pe和自然人加入,如果进一步放宽外资49%的持股上限,那么未来或许会有外资全资公募基金公司出现,与现有的基金公司进行竞争。
不仅如此,管理层还要求“稳妥推进与境外市场的基金产品互认,支持境内外交易所交叉挂牌基金产品;鼓励投研模式多样化,支持团队投资管理模式的应用”。目前事业部制已经在基金公司中开始兴起。
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管理层尤其提出要“研究推出商品期货基金、不动产投资基金、基金的基金(fof)品种”;同时支持公募基金依法参与融资融券 、转融通业务及衍生品等投资。鼓励业务创新,提出“拓展业务范围,鼓励探索定制账户管理、多元经理管理(mom)模式创新”;并且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等。
对于“老鼠仓”行为,该《意见》明确,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重大违规风险事件问责机制”。也就是说,基金公司也要对“老鼠仓”事件承担应有的责任。
基金,创新,2014,公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