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人会议备战基金互认 基金公司筹划首批产品
摘要: 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记者了解到,本土大型基金公司、拥有外方股东优势的合资基金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等已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战阶段。距7月1日正式启动还有半个月时间,中港
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记者了解到,本土大型基金公司、拥有外方股东优势的合资基金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等已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战阶段。 距7月1日正式启动还有半个月时间,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已进倒计时。
“6月5日,基金业协会组织了基金互认的内部培训会,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对政策进行解读,外管局则提了监管思路。”一家基金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约400名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人员参加了这次讨论会。
中港两地基金互认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土大型基金公司、拥有外方股东优势的合资基金公司、银行系基金公司等已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战阶段。
精选首批产品
“前期准备比较充分的基金公司,都想赶在第一批申报基金产品。”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争取成为首批参与互认的基金公司。
根据中港两地互认基金的政策,香港符合互认标准的产品有100只左右,内地基金产品有850只。因此,对于有意向南下销售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而言,他们当前需确定的是挑选首批上报的产品和对接代销机构。
“招商基金有20余只产品符合互认资格,但我们在第一批会选择3-4只拳头产品重点推介。”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介绍。
这亦是大多数基金公司的策略。
“我们符合基金互认标准的产品有近20只,但初期会选择成立时间较长、业绩比较稳定的旗舰产品申报。”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陈星德介绍,他们会结合市场特点精选三到五只产品作为首批申报的产品。
据记者了解,公募基金计划在7月1日申报两三只产品在香港市场销售,也是抱着试水的态度。
“我们近期也在接触海外的机构,了解他们对产品的需求,第一步先推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每只基金在香港证监会报备注册,需要交2万港币。同时,基金招募说明书必须是繁体中文和英文版本,亦需要不少的人力成本。
相比产品选择,基金公司南下销售基金产品,更关键的一环是在香港寻找代销机构。其中,只要在香港设立了基金子公司的公募基金,基本都会将其作为代销渠道之一。
“招商基金香港子公司持有香港市场证券销售1号牌,可以作为境内互认基金的香港代表。同时,也在寻找香港有实力的代销机构合作。”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称,招商基金近期在接触机构客户,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有可能发展为直销机构客户。
汇添富基金子公司总经理万青近期也在积极寻找香港市场的销售机构。
“我们已开始对香港的渠道、机构做了拜访,了解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万青表示,香港证监会一旦审批产品,他们就会用香港的销售渠道和国际的机构网络来推基金。
与有些基金公司着力于开发直销的机构客户不同,上投摩根基金则着力布局零售渠道。
“开启两地基金互认的公募基金,产品设计主要针对零售渠道。”陈星德介绍,他近期正在与海外知名的外资机构洽谈,希望开拓第一梯队的零售渠道。
在国内市场,银行零售渠道是基金产品的销售主力。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国内基金公司产品进入香港的零售渠道,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外资行的销售系统中,产品处于严重过剩时代。他们上架一只产品,需要先进行一轮基金管理公司、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的尽职调查,整个过程需要三至六个月。”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中层向记者透露。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外资银行如汇丰、渣打、花旗、东亚、星展等中国区公司代销国内基金公司的产品,需由中国区和亚太区的产品团队进行层层审核。他们选择的标准是成立时间达到三五年以上、波动率较低、长期业绩不错的产品。
分羹“代理人”的蛋糕
除了准备基金产品在香港市场的销售工作外,内地基金公司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争取香港互认基金产品“代理人”的蛋糕。
公开信息显示,符合两地互认标准的香港基金有100只左右。这批基金进入内地销售,需要委托公募基金管理人或者托管人担任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产品注册、信息披露、销售安排、资金清算等工作。
在业内看来,公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在代理人业务的优势各有不同。其中,基金公司对产品注册、信息披露、销售安排等运营工作驾轻就熟,而托管人的优势是在代销渠道,他们可以直接面对客户。
“我们与海外机构谈的是由基金公司做总代理人,再寻找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银行等渠道作为代销机构。”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介绍,近期正与香港互认基金的境外资产管理公司接触,积极争取总代理人的业务。
“我们有专门的团队研究境外机构管理的产品,有挑选基金产品的能力。”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他们此前成立的QDII-FOF产品就是与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合作发行,希望在香港互认基金境内代理人的业务有进一步的深入合作。
一家基金公司销售渠道人士亦表示,近期接触到一家资产管理比较大的外资机构想进入国内市场,但他们在国内没有设置任何分支机构。
“这家资管机构没有托管资格,需要找一家基金公司担任产品的代理人。”上述上海基金公司销售人士指出,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这方面更具有销售的优势。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代理人蛋糕,目前比较感兴趣的是银行系基金和合资基金公司。他们希望借助银行渠道或者是外方股东的优势,可以布局海外资产的产品线。
“如果是走传统QDII基金的模式来布局产品线,人力成本比较高,时间比较长。但若是以中港基金互认的模式,则可以迅速补齐海外资产的产品库,给投资者更多选择。”某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称,这是基金公司积极介入代理人市场的理由之一。
基金,产品,公司,香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