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基金公司大比拼 工银瑞信十年铸就行业标杆

    来源: 采编 作者:汤巾

    摘要:

      记者统计,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国内13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共计8321亿元。其中,工银瑞信以2544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一,超过第二名招商基金近1000亿元;在全部94家基金公司中,亦高居第三名。  截至2015年一季度,工银瑞信以近6500亿元的资产管理总规模傲视银行系同行,雄居基金业前三位,同年成立的交银施罗德和建信基金已被远远抛在身后

      股东实力究竟有多重要?

      上赛季英超冠军切尔西要是没有阿布入主,估计也就类似于现在的热刺—还在为欧冠资格发愁,多数时候只能踢踢欧联杯。

      人生何处不“拼爹”,英雄也要问出处。

      在公募基金业,头顶“银行系”光环的基金公司,就如同仙女座大星云一般,因突出的亮度及广阔的势力范围,在宇宙间备受瞩目。

      商业银行丰富的渠道和客户资源,为旗下的基金公司带来天然优势。不过,各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发展速度和管理规模也存在明显差异。

      据《投资时报》记者统计,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国内13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共计8321亿元。其中,工银瑞信以2544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一,超过第二名招商基金近1000亿元;在全部94家基金公司中,亦高居第三名。

      工银瑞信的成立时间并不算早,在2005年诞生之时,国内已存在45家基金公司。但工银瑞信却一路披荆斩棘,以持续稳健的管理业绩收获投资者的信任,迅速成长为业内领先的全牌照综合化资产管理公司。

      管理规模首尾相差800倍

      在银行系阵营中,各家基金公司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和股东实力的差距有关。

      根据统计,以公募管理规模进行比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银瑞信、招商基金、中银基金牢牢锁定前三,规模分别为2544亿元、1574亿元、1349亿元。其他公司规模都在1000亿元之下。排名第四的建信基金规模为985亿元,距离千亿阵营仅一步之遥;而第五名交银施罗德,规模为488亿元,与前面的公司相差悬殊。

      有四家基金公司规模不足100亿元,包括永盈基金、上银基金、中加基金、鑫元基金,分别为8.2亿元、37.7亿元、40.4亿元、77.8亿元。他们都是2013年才成立的新军,资历尚浅,而且大股东均为城商行,分别为南京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国有大行相比,城商行旗下的基金公司还较为弱小。排名首位的工银瑞信和垫底的永盈基金之间,规模相差超过800倍。

      银行系基金公司已有10年发展历程。2005年2月2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办法》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它的出台,标志着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若按时间划分,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包括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和建信基金。

      率先出手的是银行业“老大”工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6月21日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商业银行直接出资设立的基金公司。随后,8月4日、9月19日,交银施罗德、建信基金相继成立。

      2007年至2008年,银行系基金公司再次扩容。第二批进军者包括浦银安盛、农银汇理、民生加银,分别成立于2007年8月5日、2008年3月18日、2008年11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已经成立的招商基金和中银基金,也在此阶段进行股权调整,引入银行股东。

      招商基金是国内首家合资基金公司,2002年成立时,其股权结构为:招商证券持股40%,荷兰投资集团持股30%,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各持股10%。此后招商基金经历了一连串股权变动。2007年招商银行入主,持有33.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12年,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共同出资,受让荷兰投资集团手中股份,外资股东退出,招商银行持股比例提升至55%。

      而中银基金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中银国际基金公司,原股东为中银国际证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美林投资管理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7%、16.5%和16.5%。2008年,中国银行收购中银基金83.5%的股权,成为中银基金的控股股东,同时公司更名为如今的中银基金公司。

      上述两家公司虽然成立较早,但真正投入银行的怀抱,已在第二批银行系基金公司扩容时期。

      2013年,第三批银行系基金公司诞生,城商行是此轮试水的主力军,包括永盈基金、上银基金、中加基金、鑫元基金,均在城商行麾下。另外兴业银行也设立兴业基金,至此银行系基金公司队伍扩充至13家。

      城商行因为网点异地扩张受限,在客户资源上无法和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因此上述四家城商行系基金公司,目前公募规模都未超过100亿元,相较同期成立的兴业基金还落后一大截。

      尽管一些新公司还在成长中,但以工银瑞信领衔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已成为业内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2014年末,前十大公募基金银行系独占四席,前十大基金专户银行系独占五席,前十大基金子公司银行系独占六席,也就是说,三大业务领先的基金业“排头兵”中,银行系占据半壁江山。

      工银瑞信十年成就瞩目

      13家银行系基金公司,要论股东实力,必然是工银瑞信夺得头筹。作为“宇宙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它是银行系基金公司中名副其实的标杆,具有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

      在公募基金业,不光要“拼爹”,更要拼自身实力。工银瑞信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和市场趋势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大胆突破创新,和同行相比,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在公司成立之初,市场上的基金产品以投资股票市场为主,而工银瑞信则明确表示未来其产品的结构将呈现多元化,投资对象涵盖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债券等。

      2005年7月26日,工银瑞信成立一个月后即发行公司首只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基金,并取得逾43亿份的发行佳绩,创造了低迷市场中的一个“发行奇迹”,更开启了工银瑞信10年跨越式发展的航程。该基金第二年即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获得权威明星基金奖。

      随后,该公司发行了旗下第二只产品工银货币,同样在第二年获得了权威金牛基金奖。良好的业绩效应见证了银行系投资实力,随后工银精选平衡混合、工银稳健成长股票、工银增强收益债券等众多基金产品陆续面世。工银瑞信总能结合市场情况和投资者需求,推出适合的产品,即使在市况低迷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逆势增长,令其他公司望尘莫及。

      有数据显示,2008年末,工银瑞信公募基金规模达752亿元,在行业资产规模整体缩水40%的背景下逆势增长近30%,行业排名由2007年的第21位一举跃升至第6位,成为规模增长最快的基金公司。同时,该公司企业年金、专户投资等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50亿元,专户投资规模居业内前列。仅三年时间,工银瑞信的综合实力就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此后,工银瑞信告别了初创期,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在股市疲弱的几年,工银瑞信依旧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固定收益投资领域的优势,合理配置资产。

      在市场人气清淡的2010年,基金发行遇冷,令人惊讶的是,工银双利债券首募规模超过140亿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债券基金。

      2011年“股债双杀”,但工银瑞信的新产品坚守住正收益,成为当年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亮点。

      2012年,工银瑞信首推短期理财产品,并借此成功进入“千亿俱乐部”。2013年,其再次显示出强劲的爆发力,凭借渠道优势一口气发行了14只新产品,手笔之大震惊业界。这两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规模大幅增长,工银瑞信顺势而为、紧抓机遇,打造出业内知名的固定收益“金字招牌”。

      2014年,工银瑞信一举包揽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季军,已成为无法撼动的银行系领军人。截至年末,其资产管理总规模达5908亿元,其中,公募管理规模2541亿元,专户业务规模801亿元,均居行业前三。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688亿元,排名行业第五。

      在同期成立的8家基金公司中,工银瑞信是为投资者创利最多、分红最多、规模最大、产品数量最多、基金经理人数最多的公司。

      与同年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和建信基金相比,工银瑞信已经遥遥领先。今年一季度末,工银瑞信公募规模为2544亿元,依然稳居行业第三,而交银施罗德和建信基金分别为488亿元和985亿元,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十年阔步,工银瑞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近900万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各基金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549亿元,累计分红达180亿元,在同时期成立的公司中位列第一。

      其综合实力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同,拥有公募基金、QDII、企业年金、特定资产管理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等多项业务资格,是业内揽入业务资格最多的两家公司之一。公司为近900万公募基金客户和多个年金、专户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管理着近70只公募基金和数十个年金、专户组合。其构建的全功能资产管理平台涵盖“资产管理业务+融资类业务”两大业务板块、四大投资平台,能为境内外客户提供投融资一体化的服务。

      其中,社保管理人资格是对基金公司管理能力的极大肯定。截至2014年末,工银瑞信共管理103个年金组合,服务大型企业130余家,中小企业年金客户超过1300余家。在养老金投资方面,目前工银瑞信在人社部通过报备14只养老金产品,涵盖货币、股票、固定收益、混合、非标投资产品等多种类型,是市场通过报备数量最多、类型最全面的年金管理机构之一。

      在投资收益方面,工银瑞信也一马当先。2014年在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11家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大型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中,工银瑞信收益率排名第一,全年总计为年金客户带来35亿元的投资收益,投资效率位居行业前列。

      管理机制完善稳中求进

      成立之初,工银瑞信就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定公司要获得长远发展,就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股东风格相一致,工银瑞信也秉承了股东稳健经营的理念,倡导全员风险管理文化。

      十年来,工银瑞信按照“制度先行、程序至上、内控优先、规范运作”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权责明晰、协调高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架构。公司是业内最早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的基金公司之一,充分借鉴股东和国际先进经验,形成了由四大防线共同构成的涵盖了投资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在内的,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严密风险管理体系,对公司的各类风险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工银瑞信建立了完善的投资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这成为该公司不断推出优秀产品、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有力保障。

      工银瑞信将自身的投资实践,与国内外基金公司成功经验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和变革,同时有效整合外部券商、外部专家库以及股东工行、瑞信资源优势,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和一体化的研究流程,以前瞻性、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深度挖掘投资标的的内在投资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公司始终坚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崇尚“研究驱动投资、研究创造价值”,强调风险管理的全程参与和增值效应,坚持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负责制。公司投委会下设权益和固定收益两个专业投资决策委员会。

      公司在投研体系的管理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通过搭建投资能力中心、实行投研联动机制等措施,构筑可持续投研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覆盖境内外股票、债券市场的优秀管理能力。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持续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一个远见创新、分享合作、激情卓越、敏锐高效和勤奋坚韧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已初步建立,并对公司的快速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工银瑞信的投研团队,以专业性和稳定性强而著称。其逾百人的团队规模领先业界,且少有基金经理离职,这是公司优秀管理机制的最佳证明。

      通过培训、双职业发展通道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有机结合,辅助以特有的股东培训资源优势,工银瑞信形成了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管理、投资、研究、交易和风控稽核等关键领域为公司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人才。同时,公司不断拓展优秀人才的引进渠道,并通过完善健全薪酬激励制度、人才培养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对优秀人才的有效吸引。

      公司实行长短期业绩相结合、相对排名和超越基准相结合、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相结合的基金经理绩效考核机制,既贯彻了公司稳健投资的理念,又通过良好和优异目标的设定,鼓励基金经理创造更优异的投资业绩。在激励机制方面,工银瑞信在行业中率先引入长期激励机制,采取短期激励与其当期绩效考评结果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投资人员和研究员的短期激励与其当期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实现投资人员和研究员的长期激励收入与其中长期业绩和公司业务长期发展相结合,提升了投资人员和研究员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确保公司为客户提供长期优秀的投资回报。

      十年,是一段厚积薄发的旅程,是一座发展的里程碑,曾经的银行系旗舰,已成长为基金业的一座标杆。

      十年,更是一个飞越的新起点。特立独行的工银瑞信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审核:yj22415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