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金增持线告破 机构被套规模创新高
摘要: 98股跌破定增发行价18股年内解禁上周,上证综指一度暴跌至“2”时代,但市场的“危”与“机”往往相生相伴,恐慌中也会酝酿惊喜,寻找兼具业绩和安全垫双支撑的定向增发概念股,或许是个不错的掘金思路。统计显
98股跌破定增发行价 18股年内解禁
上周,上证综指一度暴跌至“2”时代,但市场的“危”与“机”往往相生相伴,恐慌中也会酝酿惊喜,寻找兼具业绩和安全垫双支撑的定向增发概念股,或许是个不错的掘金思路。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公告的上市公司多达722家。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在一级市场受到资本青睐的同时,也在二级市场上被投资者竞相追捧。而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投资者有两次参与定增最佳窗口期:其一为定增预案公布到实施阶段;另一个可能的获利时点则是定增限售股解禁期前后。
第一财经《财商》从机会确定性、跌破发行价、业绩支撑、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等角度筛选出一批有一定参与价值的定增概念股。
首先,已完成定增且临近限售解禁期的“破发”个股机会更为确定。由于其定增成本、限售周期已完全被真金白银锁定;而仅发布定增预案尚未完成实施的公司则存在预案修订甚至中止、实施延期等诸多变数。
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在定增限售锁定期内,累计有98家上市公司出现最新股价跌破其定增发行价。其中,有18家将于今年年底前迎来定增解禁。
从参与成本看,破发价格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确定的安全垫。那些股价跌破定增实际成本价的上市公司为了兑现前期增发阶段对参与主体的承诺协议,股价重返增发成本价以上的诉求强烈。尤其是禁售期即将来临前后,股价上涨动力更大。
其次,回归价值投资,寻找有业绩支撑的绩优定增股。
《财商》统计显示,上述破发个股中,六成公司今年中报业绩正面。其中奥瑞德(600666.SH)中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54%,净利润(扣非)同比增长504.89%。
另外,定增中如果有大股东参与现金认购,一定程度上会为定增股设置一道安全屏障。
统计显示,上述破发个股中,有大股东参与定增,且通过现金形式认购的公司为26家。其中有11家认购比例在40%以上,其中皖江物流(600575.SH)、冀中能源(000937.SZ)、*ST金化(600722.SH)三家大股东认购比例为100%。
大股东自掏腰包为定增注入现金流,不管从公司领导者对于其发展前景的掌控上还是从收益预期上,均能给投资者提供巨大的参与信心。在大股东参与的同时若定增涉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则更加锦上添花。
此外,那些市值偏小、市盈率较低的定增个股,从不同角度更为贴近市场选择炒作标的追逐偏好。(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3股破净百股破发 哪些才是真正的洼地
23只破净股主要集中于钢铁、银行、采掘、化工四个行业,仅有分布1只个股的行业分别为电子、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四个行业
持续震荡的A股市场,“震”出了一些洼地。但以目前市场中的23只破净股以及100只破发股来看,这些洼地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并不能一概而论。
个股跌破净资产多受行业属性所影响。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大批量个股破净,可以由此判断整体市场相对风险比较低,意味着更靠近底部,但个股的投资上,则需要精选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或有改善空间且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股票标的。
相较而言,投资跌破定增价格的个股则多被认为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且背后可能存在结构化的风险,看准投资价值还需扎实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以及定增方案中有无结构化产品参与。
就当前市场整体行情而言,业内多为“谨慎”态度,轻仓观望为主,但均有一套选股策略以对战后市。
掘金破净股需精选
在业内看来,跌破净资产个股是一个选择价值标的的依据,但需要精选,结合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其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研究。
按照8月28日收盘价以及最新公告的每股净资产计算,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3只股票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其中国民技术(300077.SZ)的股价已较每股净资产减少近半,其最新公告的每股净资产为76.43元,每股价格为27.52元;鞍钢股份(000898.SZ)、南山铝业(600219.SH)、宝钢股份(600019.SH)、兰花科创(600123.SH)、浦发银行(600000.SH)等其余22只股票的每股价格较每股净资产则稍有减少。
以申万一级行业来看,上述23只个股主要集中于钢铁、银行、采掘、化工四个行业,仅有分布1只个股的行业分别为电子、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四个行业。
多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破净的个股主要集中于一些重资产行业,受行业属性影响,很多个股在净资产附近波动成为一个常态,并不一定具有投资价值,但如果大批量个股破净,可以由此判断整体市场相对风险比较低,意味着更靠近底部,在底部行情可以建立一些标的股。
“这几年一些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表现不是特别好,对这些公司估值一定程度上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低位,体现了市场对公司或者行业的预期,有些业绩方面下降的,还有一些银行隐藏坏账预期比较强烈的,股价还是体现了一个预期。”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昆鹏认为,行业好以及公司未来发展也比较好的话,不太可能出现破净。
从业绩来看,上述破净的23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净利润处于同比下滑状态,其中新钢股份(600782.SH)净利润同比下滑1281.08%;以前三年度业绩情况看,仅8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均为正向增长,但2012~2014年的净利润增速为逐年下滑的状态。
同时,四个破净股集中的行业,仅银行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呈正向增长,增速为2.42%。而钢铁、采掘、化工三个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69.5%、66.06%、1.9%。
在朱昆鹏看来,破净股的投资价值在于市场对其预期能否改变,盈利能力未来还有无改善的空间或者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基本面,看行业和公司的成长阶段,不能盲目投资,因为有些行业已经过了成熟期,处于衰退期,对股东权益会有所损害。
“要精选。”深圳市世纪恒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宋曦也认为,挖掘破净个股的投资价值需要对上市公司进行精准分析,应从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的个股中,选择在转型,有新业务、新领域以及新的增长点,或者具有并购预期的上市公司。
破发股暗藏结构化风险
相较于破净股的选股参考价值而言,市场人士多认为,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且背后暗藏结构化风险。
今年以来至8月30日,有331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定向增发,其中100家上市公司股票已破发。经过最近一轮大跌,部分个股的破发幅度有所增加。绿盟科技(300369.SZ)、芭田股份(002170.SZ)2家上市公司股票破发幅度超60%,万顺股份(300057.SZ)、富瑞特装(300228.SZ)、国金证券(600109.SH)、万达信息(300168.SZ)等14家上市公司股票破发幅度已突破40%。
在业内看来,定向增发价格公布的时间点不一样,公布时的公司估值以及市场整体估值均不一样,如果在5000点左右的高峰公布的定增方案,破发后回升到原有价格还是存有较大难度。
而对于跌破大股东增发成本价的个股,市场投资者多存有想象空间,认为大股东和机构参与的,都会给改善股价带来动力,特别是已经完成定增发行的个股股价破发,最后大多数能赚钱。
“上市公司大股东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股价,其有想法但是不一定有这能力。股价还是受制于大行情。”一位华南的私募人士认为。
但也有机构人士表示,等市场企稳后,再看破发股有没有一定的回升,并结合业绩看,可能能够选出一些比较好的股票。
这终究还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或许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好且对未来发展具有信心,投资者可以有所套利,但也可能被套。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化产品参与定增仍存在于市场中,其背后的风险也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已听闻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定增的平仓线已经很接近,一旦接近平仓线,将要被迫追加保证金或者抵押品。
宋曦表示,如果大股东拿不出钱来追加保证金,可能会借用上市公司的一些渠道,这种在二级市场的潜在冲击不可小视。
“有些人可能不会再补钱,在不能卖的情况下可能找人来接手,也可能把现有股票全部借给银行,或者追加别的资产,这样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变更的风险。而新的实际控制人并不会考虑公司运营,而是考虑资产变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又存在继续下行风险,上市公司经营和二级市场表现均会受到一些影响。”宋曦称。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则定增未行先“破发”。今年以来至8月30日,沪深两市有723家上市公司在筹划定增事宜,在有公布定增价格或者定增底价的上市公司中,有229家上市公司的预案差价率为负数。
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未完成定增发行的上市公司,后续可能视市场情况而进行定增方案调整,或者终止,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看上市公司的发行意愿以及信心。
投资策略锦囊
在目前全球股市的震荡行情中,A股市场仍存有诸多不确定性,“难有较大行情”、“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磨底的过程”,业内对于A股后市多存谨慎心态。
“目前轻仓为主,可操作性较差。要么大面积跌停或者大面积涨停,这个确实比较少见,存在一定风险性,这样是不对等的。”朱昆鹏表示。
近期,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均表示,其所在机构目前的仓位保持在较轻的状态,更多的是对市场情况进行观望。
如果在现阶段投资的话,朱昆鹏认为,还是需要选择新兴行业有成长性的标的股,将来国内经济面临转型,应该还是新兴行业来引领市场,选择个股一方面需要区别于成长性,另一方面则要结合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来判断。
“现在准备做一些中线的布局,大部分股票估值可能回到合理水平,但没有足够便宜,这个阶段波动比较大,可能还是需要更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关注一些长期增长比较稳定的公司。”宋曦表示,将以消费品行业为主,结合国企改革主题投资,同时关注市值特别小的壳公司,以及产业资本举牌的上市公司。
一名资管公司高管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其主要关注真正有科技含量的民营企业、国企改革思路明确、银行业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等待市场平稳之后,将主要选取估值有安全边际、尽量避免有大量融资盘以及中小市值类的个股进行投资。”上海艾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蒋锴也向《第一财经日报》道出后市操作思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牛熊转换必看这一指标 真实换手率的地量是否出现
天量预警见顶,地量预示见底,市场交投活跃与否往往也与走势脉象息息相关。自沪综指见顶5178点之后,一轮去杠杆、去泡沫杀跌导致成交量每况愈下,进入8月,沪市单边成交更是一度萎缩至5000亿元之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历史数据发现,随着交投持续回落,直到极端低迷,往往意味着市场底部到来。
历史
真实换手率地量行情见底
今年以来,市场扩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半年新股不断发行,二是限售股不断解禁。在此情况下,市场要维持或上升到一定点位,需要更多的成交额予以支撑,但仅仅比较每日成交额的绝对数值意义不大。在筹码扩容、市值增长的情况下,真实换手率更能反映出量能的真实水平。
真实换手率=日均成交额/流通市值×100%。其衡量的是流通市值和当前成交额之间的关系。历史数据显示,过低或过高的真实换手率往往能够揭示股市的底部或顶部。
据记者统计,在2005年998点大底部之前,2005年5月沪市流通市值为6296亿元,日均成交额为53.42亿元,真实换手率为0.85%。这表明,在998点前后,沪市0.85%的真实换手率已经算是地量水平。
同样,2008年大熊市时,真实换手率也是不断降低直到极致,才酝酿出一个阶段性底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7月,两市平均真实换手率为1.63%,到了8月,两市平均真实换手率猛降至1.05%,9月和10月该数值分别为1.21%和1.37%,较2008年上半年以及2007年最高时的近3%相差甚远。2008年11月真实换手率回升至1.98%,该换手率水平维持3个月后,一轮反弹随之到来。
同样,在本轮牛市开启之前,2014年A股也是经历了交投的急剧萎缩。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3月,两市平均真实换手率只有1.02%,4月为0.84%,5月低至0.69%,直到6月出现小幅反弹,两市平均换手率回升至0.79%。
与2008年底部形成相似,随着2014年7、8月真实换手率持续回升,最终迎来一波凌厉的牛市行情。
现实
真实换手率仍处高位区间
现如今,股指在去杠杆、挤压泡沫背景下急跌,交投虽然出现大幅萎缩,但似乎还未真正见底。
记者注意到,在本轮牛市冲锋阶段,两市真实换手率一直在3%之上,其中6月份市场见顶时,平均真实换手率达到惊人的3.69%,7月在杀跌与救市综合作用下,真实换手率降至3.02%,而8月又一轮杀跌后,目前两市平均真实换手率依然高达2.67%,尽管换手率连续两个月出现骤降,但真实换手率依旧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另一方面,记者从牛市换手高峰到熊市换手低谷对比发现,目前离市场真正见底还有一段距离。
在2007年牛市高峰时,两市真实换手率最高达到2.97%,而2008年熊市低潮时,两市真实换手率最低仅为1.05%,降幅达64.65%。
虽然2009年7月沪指一度反弹至3478点高位,但是市场随后鲜有表现,依旧处于大熊市周期。2009年至2013年期间,两市真实换手率最高时也是出现在2009年7月,达到为2.63%,平时真实换手率均为1.5%左右,相较之下,2014年4月、5月的真实换手率较平时下降超50%。
由此简单推断,A股真实换手率降至1.5%之下,或许才会真正形成市场大底部,新的行情才会重新起航。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换手率往往是判断股指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交投达到地量,说明市场足够低迷,要卖的已经卖完了,持有的要么是底部建仓要么是高位深度套牢,短时间不会有卖出动作,这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但是能否形成反弹,就要看地量之后成交金额何时放大,并持续放大,只有交投再度活跃,资金踊跃抄底,真正的反弹才会到来。
从目前市场走势来看,尽管股指出现超跌反弹,但是成交仍显低迷,中短期市场还有反复筑底的可能。(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换手率,上市公司,真实,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