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业务拖累业绩 9月份券商净利润环比或再降两成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自营业务拖累业绩9月份券商净利润环比或再降两成】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份券商经营数据。统计显示,8月份12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54亿元,环比下降25.89%;实现净利润117.55亿元

      【自营业务拖累业绩 9月份券商净利润环比或再降两成】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份券商经营数据。统计显示,8月份12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54 亿元,环比下降25.89%;实现净利润117.55 亿元,环比下降36.18%。值得注意的是,125 家证券公司中只有110家实现盈利,15家亏损。  自营业务拖累业绩 9月份券商净利润环比或再降两成

      证券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份券商经营数据。统计显示,8月份125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54 亿元,环比下降25.89%;实现净利润117.55 亿元,环比下降36.18%。值得注意的是,125 家证券公司中只有110家实现盈利,15家亏损。

      相关资料显示,证券公司收入、利润环比双降主要由于8月份行情走跌影响,两市成交量萎缩,经纪业务佣金及融资类业务利息收入持续下滑,此外,多数公司自营业务出现浮亏。分不同业务看,自营业务的降幅最为显著。8月份券商证券投资收益30.73亿元,较7月份的67.31亿元,环比降幅达54.34%。其中,证券产品投资收益69.78亿元,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9.04亿元。

      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从媒体报道来看,有券商高管预计9月份券商的净利润还将环比下降2成左右。从9月份的成交量和两融余额来看,环比下降两成的预测比较靠谱,但各个券商的情况不太相同,预计小券商业绩下滑幅度会小于大型券商。

      从收入结构来看,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仍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渠道,8月份收入210.98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62.69%;证券承销及保荐业务净收入32.22亿元,占比9.57%;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0.25亿元,占比3.05%;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6.35亿元,占比4.86%;利息收入151.8亿元,占比45.1%;其中融资融券利息收入92.04亿元,占比27.4%;其他收入36.97亿元,占比10.99%。

      两融方面,8月末券商融出资金1.05万亿元,较6月分最高点的2.27万亿元下降了53.74%,超过一半。这就意味着,券商有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需要重新使用。其中,广发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券商,两融余额8月末较6月底分别减少了746.22亿元、724.16亿元、692.77亿元和602.81亿元。

      因为两融余额的快速萎缩,券商的杠杆比率环比出现下降,资产规模扩张趋势放缓。券商净资产曾在6月份到7月份达到高峰。截至8月末,扣除客户资金,证券公司资产为4.59万亿元,环比下降1.99%。而正是受益于杠杆率的收缩,证券公司截至8月末的加权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为342.70%,连续2月稳定在较高水平。行业平均净稳定资金率为177.42%,较上月提升达12.34个百分点,125公司均已达到100%的监管要求。

      【延伸阅读】

      券商前三季度佣金收入2172.17亿元较去年全年翻番

      券商第三季度揽入佣金658.29亿元,比第二季度下降38.5%

      2015年,A股经历了彩虹,也遭遇了风雨。

      互联网证券业务、“一人多户”业务的冲击使得券商佣金率一降再降,再加上6月份以后的A股走势震荡,成交量急速下滑,券商经纪业务受到多重打击。但其在券商营业收入构成中的份量依旧不可低估。

      今年前三季度,券商共揽入佣金2172.17亿元,已超越去年全年券商佣金总额,增长率高达100%。2015年上半年券商营业收入构成48.89%来自经纪业务。

      前三季度佣金收入

      较去年全年翻番

      据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截至9月29日),A股成交量132999.45亿股,成交额1976588.49亿元;B股成交量375.84亿股,成交额2764.74亿元;基金成交额31916.34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中显示,成交量异常活跃伴随佣金率加速下滑。2014年与2015年一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分别达到2990亿元、7220亿元,佣金率则随之加速下滑,2014全年平均佣金率下滑至0.07%,2015年一季度下滑至0.054%。

      若按照佣金率0.054%来计算,今年前三季度券商共揽入佣金2172.17亿元,已超越去年全年券商佣金总额,增长率高达100%。券商第三季度揽入佣金658.29亿元,环比今年第二季度下降38.5%,比第一季度增长48.45%。

      具体来看,券商佣金收入在一、二、三、七、八、九月份出现回调,在四、五、六月份达到高峰,这正与A股的走势相同,如今的券商佣金收入主要依赖于A股的成交量,牛市的行情对券商的经纪业务产生了叠加的效果。

      上半年券商主要收入来源仍为传统经纪业务。经纪业务迅速增长,收入1612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近4倍;收入占比从35%上升至49%。另外两项收入贡献来源于自营业务以及信用业务。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25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5.08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584.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32%。占比为47.94%。

      下半年有望企稳

      维持在万分之五左右

      对于平均行业佣金率,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湘怀认为,上半年行业佣金率水平维持在万分之五左右,已成为底部,下半年有望企稳。

      财富证券分析师皮辉娟则认为,日均成交金额仍有下降空间,全年股基日均成交金额预计在1万亿元的水平。行业整体佣金率下滑不可避免,并进一步下跌至0.5%的水平。

      同时,申万宏源分析师胡翔表示,下半年券商业绩承压,预计全年增长放缓。我们预计2015年全年日均股基成交金额为9500亿元,全年佣金率为0.054%。这个数据与今年一季度持平。第三季度上市券商新设分支机构25家创年内新低,虽说股市震荡起伏,但券商们对于经纪业务的开拓却并未停止。随着券商业务转型发展需求的不断升级,各类创新业务也随之开展,扩建分公司、加码机构业务、增设轻型营业部,正成为各大券商布局全国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与二季度截然不同的是,《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29日,上市券商第三季度共获批新设分公司10家,获批新设营业部15家,共计获批新设分支机构25家,约为二季度的20%,为年内新低。

      具体来看,仅有国金证券、太平洋证券、广发证券获批新设营业部,分别获批新设3家、4家、8家;西南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获批新设分公司,分别获批新设8家、1家、1家。

      昨日,中国结算公布最新周报显示,上周(9月21日至9月25日)新增投资者数量为26.84万,较前周减少了1.26万,环比下降4.5%,日均开户5.37万,连续4周下降。上上周(9月14日至9月18日)新增投资者数量为28.1万。除了新增投资者数连续回落外,上周投资者交易活跃度也继续下降。上周参与A股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1840.58万,为连续两周下滑。

      “A股行情的走势,开户数的持续降低,将会成为券商考虑扩充营业部的因素,券商如今设立分公司更侧重于机构业务,将与营业部的传统经纪业务形成互补,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分公司的设立会依托现有营业部网点,对新设成本增加的影响十分有限。”某券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两融余额创今年以来新低 券商第四季度或少收入270亿元

      两融规模回落和股票自营规模紧缩使券商突然多出1万亿元的流动性。值得指出的是,这笔钱从7月份到年底的固定成本就高达300亿元

      两融余额自9月2日跌破1万亿元以来,连续17个交易日稳定在9900亿元以下,在上周五更是以9275亿元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相比6月18日2.266万亿元历史峰值减少近六成。按照目前行业中最为普遍的融资利率8.35%来估算,如果两融余额一直维持在9300亿元这一水平上,那么券商第四季度的利息收入将比第二季度减少270亿元以上。

      随着两融规模巨幅回落、股票自营停滞,券商手头突然多出了超过万亿元的流动性,这让不少券商管理者惆怅不已,不知该如何让这些钱花出去来产生效益。与此相对应的,从去年动辄以亿元计的发债融资到如今紧急降温,融资规模在今年第三季度创出地量。

      两融余额创新低

      四季度或少收入270亿元

      自6月中旬开始,券商占用流动性最大的业务——融资融券也开始进入缩量调整期,调整幅度甚至不逊于上证指数。从具体情况看,截至8月底,已没有券商融资融券余额达千亿元。两融规模最大的券商为广发证券,8月底的规模已降至642.75亿元。而在7月底时,广发证券两融规模是846亿元,6月底时则是1388.97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与6月底相比,91家拥有两融资格的券商中,两融规模缩水比例高达50%的券商有27家,缩水幅度最大的为申万宏源,两个月缩水比例高达61.03%。紧随申万宏源的是中金公司、红塔证券、太平洋证券、国金证券,两个月两融规模缩水比例分别达到了57.32%、56.63%、55.44%和55.16%。

      7月份至8月份两个月期间,两融余额缩水规模最大的3家券商为广发证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规模分别下降了746.22亿元、724.16亿元、692.77亿元。除此之外,规模下降额度在50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5家,分别是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和国信证券。

      本周一,沪深两市以合计4044亿元的成交量再创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而曾经对成交量贡献巨大的两融规模也在不断创出2015年以来的新低。东方财富数据显示,9月25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约为9275亿元,创造了2014年12月9日以来的新低。

      按照目前行业中最为普遍的融资利率为8.35%来估算,当融资余额一直维持在2.266万亿的高峰时,券商行业一年可收利息1892亿元。而按照9月25日的9275亿元估算,如果两融余额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那么券商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777亿元,对应第四季度券商收入将减少约278亿元。

      逆周期调节两融

      券商发债规模急降温

      一位券商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融规模回落加上股票自营规模也有所紧缩,仅这两项业务就让券商账面上突然多出超过1万亿元的流动性。今年以来的融资成本基本在5%~7%,即使按6%的融资成本计算,回流的这1万亿元流动性从7月份到年底的固定成本就达300亿元,现在券商应该犯愁的是如何把这笔多出来的钱花出去。

      为缓解自身流动性泛滥带来的压力,券商采取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降低发债规模。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的3个月内,境内券商一共才发了17只公司债,合计融资355亿元。这较今年前两个季度严重萎缩,一季度发债71只融资1720.9亿元,二季度发债128只融资4943.5亿元。7月份至9月份券商发行公司债融资规模,仅略高于2014年二季度,创出近5个季度的地量。

      与降低公司债融资规模同时进行的,还有减少发行短期融资券。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125家券商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数量和规模分别只有23只和377亿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上述两个数据分别为55只和896亿元、61只和1044.6亿元。7月份以来的短期融资券数量和规模,也创出了近5个季度的地量。

      此外,为应对两融下降对业绩造成的压力,多家券商开始了两融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广发证券公告表示,从9月22日起,恢复浪莎股份等11只证券的担保证券资格,此外恢复云南铜业、中炬高新的标的证券资格。国金证券则表示,9月28日起与投资者签署新合同,合同修改最大的一条是对于追保和强平执行标准和执行程序的修改。修订后,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的负担有所降低,当触及风险指标时则更为灵活。此外,原本投资者每一笔融资、融券交易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80天,且不得展期。而更改之后投资者可以申请展期,由公司决定是否办理展期。(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

    券商,证券,业务,季度,收入

    审核:yj22470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