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港交所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港交所日前正式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暗示已经放弃坚持了约两年时间的争取。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港交所

      【港交所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港交所日前正式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暗示已经放弃坚持了约两年时间的争取。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港交所日前正式宣布,短期内不会再就同股不同权进行探讨,暗示已经放弃坚持了约两年时间的争取。

      香港是否引入同股不同权机制的大讨论始于阿里巴巴想借此模式在港上市,但却没有因为阿里赴美而终止。

      港交所去年8月推出同股不同权概念文件,向市场咨询意见,为期3个月,到2014年11月底结束。香港证监会当时也参与了概念文件的编制。港交所于今年6月发布针对同股不同权第一轮咨询总结。出乎市场意料的是,时隔一周,香港证监会发布声明,一致反对在香港进行同股不同权的操作。港交所在10月5日发布公告指出,经进一步考虑后,上市委员会与上市部一致认为,要就证监会的顾虑提出解决方案并不容易,也不肯定可以制定出能获证监会支持的可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委员会也决定,短期内联交所不再就此议题作进一步探讨。

      香港交易所集团监管事务总监兼上市主管戴林瀚表示,上市委员会决定现阶段不会落实联交所于2015年6月19日公布的原有计划,即拟定建议草案与持份者讨论后,再推出方案正式咨询市场。然而,委员会仍会继续关注不同投票权架构此议题。

      其实,早在香港证监会发布一致反对的声明后,香港业界已经普遍意识到针对同股不同权的讨论到此结束。一路力挺这一议案的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也曾表示说,香港证监会是最终的大老板,而上市委员会是二老板,各方讨论的关注的重点从来都不只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问题,而是要保持整个香港竞争力的问题,上市委员会会根据证监会的表态来开展下一步工作。

       【延伸阅读】

      李小加:港交所明年下半年推“冷静期”机制

      在“沪港通”初战告捷后,雄心勃勃的港交所开始在“市场互通”上大做文章。李小加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急剧膨胀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未来港交所的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了一个“互通时代”。在陆续抛出了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港交所的互通蓝图里还包括股票衍生品、大宗商品 、债券、海外股票、人民币为主的货币等五大板块。

      由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引发的关于港股同股不同权的争议,仍然悬而未决。

      “有关同股同权的咨询结果,上市委员会很快就会有消息,”香港交易所 (003388)(简称“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6月18日出席香港证券与投资学会后表示。

      去年8月底,因阿里巴巴上市争议,港交所发出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概念文件,首次就香港股市同股不同权问题征求市场意见。目前为期3个月的咨询期已经结束,但有关市场反馈和咨询总结迟迟未有公布。

      根据计划,就概念文件展开的咨询为首阶段咨询,咨询完成后,如果市场认同需要对《上市规则》作出重大修订,以接纳不同投票权架构,港交所将就《上市规则》的有关修订安排进行第二阶段咨询。反之,如果市场认为无须做出修订,港交所将就此次咨询做出总结。

      根据港交所此前公布的数据 ,截至去年5月底,102家中国内地公司选择美国作为主要上市地,大部分为资讯科技类公司,其中近1/3采用不同投票权结构,合计市值达1513亿美元,占全部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总市值的70%。

      明年下半年推“冷静期”机制

      随着“沪港通”交投不断升温,港股的波幅亦明显增加,市场对引入“冷静期”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李小加透露,俗称“冷静期”的市场调节机制及收市竞价咨询已经获得通过,将会于今年7月初公布咨询结果,但预计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他指出:“推出这些措施希望令市场更安全及有效率,因不希望券商要常改系统适应市场改革,因此将待系统开发工作完成后一次性推出措施。”

      今年1月16日,港交所启动为期十二周的咨询,在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引入市场波动调节机制,当81只恒指、国指成分股及两类指数期货在波幅分别达到10%和5%时触发5分钟的“冷静期”,同一产品每个交易日最多触发4次冷静期。

      对于市场一直争论的冷静期次数问题,他未有透露相关详情。香港立法会金融服务界议员张华峰曾表示,业界对首度引入的股价波幅调节机制并无异议,但认为全日最多可启动四次的冷静期太多,两次已足够,太多反而会引起混乱。

      港交所资料显示,有关竞价机制将分两阶段进行,首阶段将包括约280只指数成份股,当中为港股通的股票,亦会包括40只港股相关的ETF。而第二阶段则包括1500只股票、ETF、房地产投资信托 ,但不包括结构性产品及债券。

      事实上,港交所在2008年曾推出俗称“U盘”的收市竞价交易时段,但此后出现多次有个别股票在尾市急升急跌,2009年3月更出现汇控股价在收市竞价时段内被推低至33港元,最终导致该机制在2009年3月底取消。

      为此,此次的咨询文件改善了机制,包括输入的买卖盘限制在参考价上落百分之五,并在最后两分钟随机收市。据悉,有关咨询已于6月10日结束,新的竞价机制适用于大约300家公司,相当于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六分之一。

      六大板块互通蓝图

      在“沪港通”初战告捷后,雄心勃勃的港交所开始在“市场互通”上大做文章。

      在当天的演讲中,李小加十分兴奋地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急剧膨胀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未来港交所的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了一个“互通时代”。

      在陆续抛出了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港交所的互通蓝图里还包括股票衍生品、大宗商品、债券、海外股票、人民币为主的货币等五大板块。

      5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就共同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工具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法兰克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作为该平台的运营机构。此举引发了市场对上交所借助自贸区进行“中德股票通”的猜想。

      对此李小加回应表示,“现在很多其他交易所都在研究我们独创的模式希望复制。但我认为股票互通的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时区,比如伦敦、纽约,亚洲的一些城市如新加坡、东京虽然可以解决时区的问题,但我们非常明白股票互通是个非常复杂困难的事情。”

      环球市场联席主管罗力此前亦表示,沪港通的模式也许并不适合其他亚洲地区或国际市场。“首先,必须有市场准入的问题,如果两个市场本身都十分开放,拥有各自的流动性基础,重新创造一个市场准入渠道就没有意义。”罗力坦言。

      罗力称,如果要将欧洲或美洲市场与亚洲市场进行互联互通将会产生时差的问题;同时,互联互通还会面对货币的问题。“目前沪港通的交易全部以人民币进行,香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而且港交所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可以以人民币、港币双币种进行交易的交易所。”(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市场,咨询,不同,香港,上市

    审核:yj2244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