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双降 大宗商品市场为何逆市暴跌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中国央行双降大宗商品市场为何逆市暴跌】中国央行双降后,全球股市“乐开花”,欧美股指均大涨,然而大宗商品市场却逆势下跌,让投资者摸不清头脑。中国央行双降后,全球股市“乐开花”,欧美股指均大涨,然而大宗

      【中国央行双降 大宗商品市场为何逆市暴跌】中国央行双降后,全球股市“乐开花”,欧美股指均大涨,然而大宗商品市场却逆势下跌,让投资者摸不清头脑。  中国央行双降后,全球股市“乐开花”,欧美股指均大涨,然而大宗商品市场却逆势下跌,让投资者摸不清头脑。

      10月2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受此消息影响,全球股市大涨,其中,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分别为0.90%、1.10%、2.27%;欧股同样涨势喜人,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盘大涨2%,德国DAX 3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分别大涨2.9%、2.5%、 1.1%。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虽然大宗商品市场短暂上涨,但随后便遭重挫。截至收盘,NYMEX原油重挫1.43%,收报44.73美元,创一个月新低,本周暴跌6.27%;现货黄金下跌0.18%,收报1163.81,创近两周新低,本周累计下跌1.08%;此外,LME铜也大跌1.02%,铝、糖、大豆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中国央行双降   (10月23日主要大宗商品收盘价格)

      对此现象,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中国央行“放大招”的原因,交易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央行采取刺激政策将遏制住经济下滑趋势,给全球经济带来利好;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中国当前经济表现比官方预期的更为疲软。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倘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那么大宗商品的需求将进一步萎缩,慢慢熊市也就难以扭转了。”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这也是为什么投资者在大宗商品价格短暂的上涨后,便迅速选择抛售留住现金的原因。

      中国央行双降   (10月23日现货黄金交易先涨后跌)

      对于昨日央行双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本次降准降息意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近期GDP数据公布,6.9%的经济压力说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另外PPI已经连续数月为负,创了历史新低。

      此外,美元指数昨日大涨,也拖累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截至收盘,美元指数大涨0.6826,收报97.0534,大涨0.71%。本周以来更是从94.6701一路暴涨2.45%,逼近98大关。

      中国央行双降   (本周以来美元指数走势)

      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从9月的53.1升至54.0,创五个月新高,好于市场预期,显示在美元升值和全球需求减速重压之下的美国制造业可能出现改善迹象。

      此外,美联储加息的声音似乎又在升温,这给美元带来了重要的支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凯瑟琳-曼昨日表示,美联储是一直“干嚎的狼”,在加息决定方面干打雷不下雨。美联储的不作为将助长资本市场的低效率。

      凯瑟琳-曼认为,美联储原本应该在9月份加息。下周三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再次面临抉择。凯瑟琳-曼希望美联储尽早加息。其曾经担任美联储官员,于2014年10月加入OECD.

      其实,业内人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央行再次双降也解决了美联储加息的后顾之忧,加息进程应该有所提速。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的后期走势,其实仍不乐观,这种预测或许也促进了日前各种商品价格的下跌。

      10月23日,世界银行在最新大宗商品报告中预测,2015年能源价格将比2014年平均降低43%。对于除能源外的其他大宗商品而言,世界银行报告说三季度价格下跌5%,并预测非能源价格在2015年将比上年下跌14%。

      其中,世界银行调低对2015年原油价格的预测,从7月期报告预测的每桶57美元调低至52美元。调低预测反映出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目前原油库存高企和对伊朗在解除国际制裁后原油出口增加预期的影响。

      “多数大宗商品长达五年的价格下滑在2015年三季度仍在继续。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库存充足而需求疲软,特别是工业大宗商品,因此价格可能会持续低迷。”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巴菲斯表示。

    关键词:

    大宗,指数,下跌,美元,商品

    审核:yj2240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