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银行跨界谋私募基金牌照 保险资管紧随其后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十家银行跨界谋私募基金牌照保险资管紧随其后】某大型保险资管相关人士11月10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也已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一方面申请牌照门槛不高,只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即可;另一方面

      【十家银行跨界谋私募基金牌照 保险资管紧随其后】某大型保险资管相关人士11月10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也已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一方面申请牌照门槛不高,只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即可;另一方面,私募基金投资自由度相对大一些,保险资管将来也会用到私募牌照。  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始引入新军。

      11月4日和11月5日,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先后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近5个月来,包括这两家银行在内,已先后有10家银行拿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除了银行,保险资管也不甘落后,不少亦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

      某大型保险资管相关人士11月10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也已在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一方面申请牌照门槛不高,只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即可;另一方面,私募基金投资自由度相对大一些,保险资管将来也会用到私募牌照。

      而在诸多资产管理人士看来,银行保险机构获取私募基金牌照,意味着其向综合化经营更进一步,而对私募基金行业来说,银行等大型资产管理机构的“加盟”,是其更快更规范发展的有效助力。

        银行伸手私募牌照

      公示信息表明,在江苏银行和徽商银行之前,光大银行(601818.SH)、平安银行(000001.SZ)、浙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宁波银行(002142.SZ)、包商银行、南昌银行、民生银行(600016.SH)八家银行已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其中,最早的是光大银行,完成备案登记的时间是今年6月11日,剩余9家银行完成备案的时间均在8月以后。

      需要说明的是,除徽商银行和浙商银行外,包括江苏银行在内的其他8家银行都是以投资银行部或资产管理等总行一级部门为获批主体。此外,申请备案的均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为主,国有大行尚未在列。

      “获得非法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将使我行除银行理财产品外,获得第二个表外产品发行牌照。未来我行自主管理的项目可以不再发行银行理财产品,转而发行有限合伙基金或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契约型私募基金,丰富了我行投行与资产管理的产品线,补足了商业银行无法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的短板。”这是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公众号给总行贺词中的一段话。

      同时“贺词”还表示,获得私募管理人资质后,江苏银行可以直接发行包括但不限于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多种产品,形成新的资产管理平台与利润增长点。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他申请私募牌照的银行等资产管理机构“伸手”私募的动机也基本相同。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认为,该现象意味着是银行混业经营又一新篇章的开启,银行股权投资变为现实。此前,银行只能作为私募基金的代销方,而获得管理人资质后,银行可作为发行方直接开展证券、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民生证券指出,在资产质量承压及净息差缩窄两面夹击之下,大资管才是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而获批私募牌照后,银行可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私募基金,利于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向轻资本转型,未来股权投资有望成为银行混业经营的一大重点。

        介入模式探究

      不过,截至目前,上述10家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银行,还没有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出现。银行拿到牌照后如何发力,或可从其备案时提交的基金主要类别上窥见一丝端倪。

      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包商银行、江苏银行、民生银行申报的基金主要类别是“证券投资基金”;宁波银行申报的是股权投资基金;其他三家都是其他投资基金。

      “2015年以来,权益类投资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尽管经历了前几个月剧烈调整,但随着股市逐渐企稳,权益类投资又逐渐进入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的视野。”上海私募人士陈经纬说。

      恒大财富市场部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信托项目减少得厉害,允许契约型基金发展也让银行看到了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383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0123只,认缴规模4.51万亿元,实缴规模3.64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31.74万人,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达75家,私募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事实上,不仅是银行,截至目前还有30多家信托公司已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去年10月23日万向信托成为首家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之后,信托公司中已有近半拿到了私募牌照,中融信托等最近也在申请当中。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争相申请私募牌照,主要是为解决通道问题,以前都是通过信托、基金子公司、券商等通道做投资,沟通、收益等方面都受影响,拿牌照后则可以自己做。但她认为,银行通常会采取寻求投顾的做法。

      上海鸿逸投资总经理张云逸则认为,银行应该会通过MOM(manager of managers)介入,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银行负责挑选优秀的受委托基金经理和跟踪监督这些受委托基金经理的表现,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换,这对优秀的私募基金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

    关键词:

    银行,基金,投资,管理人,牌照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