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税收优惠政策年底真的要来了!
摘要: 【个人养老税收优惠政策年底真的要来了!】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有望延迟纳税,到了提取养老金的时候再交税?民众期待已久的这一政策变化可望在年底成为现实。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
【个人养老税收优惠政策年底真的要来了!】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有望延迟纳税,到了提取养老金的时候再交税?民众期待已久的这一政策变化可望在年底成为现实。
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有望延迟纳税,到了提取养老金的时候再交税?民众期待已久的这一政策变化可望在年底成为现实。
个人养老税优年底前将落地
11月29日,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在一场公开主题演讲中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改革在今年底呼之欲出,个人养老税优政策在今年年底之前也将落地。
郑秉文教授长期参与人社部多项制度研究,他的最新发言再次确认了两大政策的进展。如果真如他所言,我们将能很快体会到以下变化:
一、基本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更加市场化,投资收益增加,现有结余能支撑更久。目前基本养老金投资方向仅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保持3%左右收益率;已经实现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年金,投资方向涵盖货币类、固收类、权益类和另类产品,从2007年以来年均收益率7.87%。二者差别不止一倍!
二、不久后,个人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有望延迟纳税,到了提取养老金的时候再交税。这将鼓励更多人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账户。
养老金入市资金6000亿
对于养老金入市,市场期待已久。今年8月27日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按照前期可能实现市场化运作的规模为2万亿来算,入市资金最高为6000亿。
另外办法还规定,养老基金资产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所持有的卖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对冲标的的账面价值。
个人养老险税优政策具体怎么操作?
2012年,时任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近日在2012陆家嘴论坛期间表示,推出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初步方案是个人1个月可以买1000元钱左右的税延型养老保险。
根据当时的方案,上海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方案将产品定为契约型,产品形式为万能型、分红型保险;采用EET(购买阶段、资金运用阶段免税,在养老金领取阶段征税)的税收递延模式。
3年过去了,养老险税延方案的最新变化无从得知,但业内人士对即将出台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产品形态做了简单猜想。
养老保险从广义上,可以有契约型和信托型两种形式,契约型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签订相关保险合同,风险收益双方共同承担,而信托型则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根据目前为止讨论过的方案来看,采用契约型可能性大。
这是因为,结合2014年实施的企业年金个税递延缴纳的税收政策(员工缴费部分,在不超过本人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政府应会避免出台重复的税优政策,且考虑到该产品定位于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所以未来个税递延养老产品定位于契约型产品的可能性较大。
在个税优惠上,一种可能是每月固定额度优惠,一种是与个人的计税基数百分比挂扣。
延税缴纳方式,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为一次性扣除方式,即投保人延迟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2012年上海讨论稿中建议的税收收取方式;另一种方式为分期扣除方式,即类似于企业年金中如果采取分期领取的情况下对个税递缴的规定。
针对不同群体,方案可能设置不同缴费方式,例如单位代办投保、本人自行投保等。
对于领取条件,通常国内养老产品的领取条件设置为退休、领取日前全残/身故或者移民。但是如果要求增加产品的灵活性,也可能会参考国外的退休前提前领取而补缴税款设计。
我国养老金基本情况
中国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分为三个支柱,目前的情况: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结余从2009年1.32万亿增长到2014年3.56万亿,年均增长34%;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积累从2006年910亿增长到2014年7689亿,年均增长93%;
第三支柱,2014年个人年金保险保费收入2822亿;2001-2014年均增长17%;累计约为1万亿(不含储蓄性养老).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存在僧多粥少、投资收益过低的问题;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存在覆盖面不够大的问题;第三支柱是个人年金,依靠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不足。详见昨日《职工养老金已现赤字!60、70、80后养老金在哪里?》
上述两项政策的落地,将使得我国养老金的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迎来重大改革,我国养老金改革进入“深水区”。
个人,养老,养老金,养老保险,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