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单:加快大众农产品去库存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单:加快大众农产品去库存】在上周五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路。(上海证券报)点击查看>>>农业板块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单:加快大众农产品去库存】在上周五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路。(上海证券报)  点击查看>>>农业板块行情

      在上周五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路。

      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上证报记者。

      会议明确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李国祥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农业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租金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加快流转,租金成本上升速度快;二是人力成本高,未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三是物化投入高,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要想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在土地制度上,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调低人们对流转土地租金上升的预期;其次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以机械替代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第三是提升农田施肥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他说。

      配合农业结构性改革,会议还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改革提供动力。目前,国家对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同时开展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只有农业的生产和市场相匹配,才能充分挖掘农业的产业价值链。”一位农业部官员向记者表示,“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十八届五中全会曾明确提出,要发挥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这意味着农业的市场问题正被提到更高层面。而构建一个和生产相匹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起始阶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会议指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就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双创”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具体来看,一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二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三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四要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针对中央财政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在此次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业内专家称,按以往惯例,这一讨论稿经讨论修改后,将正式形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据悉,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时间基本都在1月底2月初,我国已经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结构改革和产业融合发展预计都将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

    农业,改革,供给,农产品,中央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