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私募认为系统性牛市难现 中期震荡概率提升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部分私募认为系统性牛市难现中期震荡概率提升】部分私募认为,2016年A股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较难出现系统性牛市行情,但围绕传统产业的修复性反弹和产业结构转型等题材将会精彩纷呈。(中国证券报)部分私募

      【部分私募认为系统性牛市难现 中期震荡概率提升】部分私募认为,2016年A股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较难出现系统性牛市行情,但围绕传统产业的修复性反弹和产业结构转型等题材将会精彩纷呈。(中国证券报)  部分私募认为,2016年A股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较难出现系统性牛市行情,但围绕传统产业的修复性反弹和产业结构转型等题材将会精彩纷呈。

      中期震荡概率提升

      近期,保险增持万科的行为带动市场预期风格切换,举牌概念股、低估值蓝筹与券商股纷纷走强,同时美联储加息 25个BP。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市场受上述因素影响,降低了继续回调的动力,风险偏好回升。在美元升值风险降低、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的年末以及春节前后流动性相对宽裕的背景下,市场中期震荡走高的概率大大提升。

      市场分析,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市场带来大量政策催化剂,同时叠加万科股权之争,催生了价值型蓝筹的行情,上周四的回调盘整只是技术修正,对于后市,震荡上行是主旋律。投资者应着眼中长线,短期获利较多的板块风险较大,需要谨慎。

      预计市场受到来自资金面、汇率和市场风险的多重干扰,风格切换加速,板块轮动节奏或加快。长期来看,国内低利率长期化及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大环境使得A股仍是未来配置的主要方向。随着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经济转型信心不断增强,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水平提升。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私募人士认为,由于当前市场仍然处于存量博弈之中,在12月美元加息预期已经充分反映的背景之下,本周市场可能从上周趋势向上转为宽幅震荡。同时,考虑到2016年1月上市公司减持压力的提前反应,建议仓位保持中性。

      采取二元投资策略

      整体来看,对于当前的市场而言,是中期乐观下的短期震荡与整固期。中期乐观因素来自利率下行推动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不变、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提升、供给侧改革新思路和结构性减税预期;而短期震荡整固的因素来自于,人民币贬值造成资本外流、管理层持续降杠杆以及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总体而言,宽幅震荡仍是近期行情重点,市场将在震荡中寻觅方向,深幅回调是短线吸筹的机会。

      对于2016年A股市场,深圳智诚海威投资副总经理卢伟强认为,利率下行趋势不变,而利率下行将推动风险资产配置比重的提升和资产价格;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宽松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环境不会改变,特别是受利率、汇率因素影响导致的资本外流将持续,客观上必将通过降准等手段进行对冲;经济下行的斜率收窄,并有阶段性触底的可能性,经济与股市背离的剪刀差会有所改善。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有观点认为,在供给侧改革趋势之下,传统经济结构的机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新经济下的结构性机会。2016年中央会更倚重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则约束略多;监管层对金融创新、加杠杆保持谨慎,对A股市场而言,意味着杠杆牛不会重来,市场要想继续走牛,只能在“改革牛”基础上衍生出新逻辑才有可能实现。

      不少机构认为,从中期来看,目前市场处于政策博弈和新经济转型中,看好新兴产业中小市值成长股。卢伟强表示,2016年上半年的首要任务是稳经济,次要任务是调结构。在此大环境下,建议投资者采取二元投资策略:一是传统制造业的产能收缩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带来的修复反弹;二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兴产业快速扩张发展。预计2016年A股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较难出现系统性牛市行情,但围绕传统产业的修复性反弹和产业结构转型等题材会精彩纷呈。

    关键词:

    市场,震荡,认为,2016,中期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