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专家论市:谁是A股上行逻辑?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陈文图:两会催生A股“黄金右脚”】台湾著名投资培训讲师、易执盈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图2016年开局即是只野生猴。一月大跌三成以上,我们环顾四周,满目疮痍之下,谁会发现那瓦砾之下的新芽

      【陈文图:两会催生A股“黄金右脚”】

      台湾著名投资培训讲师、易执盈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图

      2016年开局即是只野生猴。一月大跌三成以上,我们环顾四周,满目疮痍之下,谁会发现那瓦砾之下的新芽?——我们需要更长远的眼光,而非只盯着亏损的帐户黯然神伤。未来的经济方向在哪里,未来的板块热点在哪里,未来的希望在哪里。我们期盼着从两会的关键词之中,在政策的导向之中,透过那么一丝缝隙,让紧张的股市看到未来的希望。

      2季度A股行情推演

      针对二季度的个股配置来说,难度将是比一季度更低的。从估值来看,沪指进入历史低估值区域,下跌空间并不大。而技术上来看,上证指数已经进入18周KD值第8次低位区域。

      图表1:上证指数18周KD值处于第8次低位区图表1:上证指数18周KD值处于第8次低位区

      图表2:上证指数9月KD值处于第5次低位区图表2:上证指数9月KD值处于第5次低位区

      对于KD值来说,每次低位区域的金叉都会带来中期级别的反弹。从当前位置来看,低位金叉的可能性相当高,所以我们预计二季度出现阶段性小牛市,此时即为布局时间。

      经过 2 月的反弹和回落,三月行情可能在两会议题和政策预期下有所表现。市场有两种演绎的可能,一种是延续2月份的反弹和回落,在2700-3000点做来回震荡,呈现中期筑底行情,不跌破前期2638低点,以时间换空间。另外一种则是,反弹结束之后再度大幅回落,跌破前期2638低点后实现快速反抽,这种反而是一种更容易把握的机会,这种选择考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却可能缩短了盘底的时间。无论是筑底行情还是挖出半价黄金坑,对投资者而言,都是打造出A股“黄金右脚”的好机会。

      两会后的板块热点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由准确的点改为区间6.5%-7%。这意味着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将容忍更多的不确定性,来换取未来更长远的收益。如何弥补今年GDP中将会损失的部分,这必然是政策的目光所在,也是二季度股票配置所关注的重点议题和投资思路。

      而易执赢资产管理的理论研究根基,正是考察宏观面上所发生的变化,进而对二季度行业与热点轮动产生的深刻影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图表3:供给侧宏观理论体系图表3:供给侧宏观理论体系

      近期仅供给侧改革表现靓丽,其余板块均涨幅不大。往年经验显示超预期概念往往会成为两会前后的主线,比如2013年的传媒概念、2015年的“互联网+”,今年可能超预期领域在于供给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三五规划中均对此进行了强调,后续具体政策出台值得期待。

      图表4:两会热点近期表现图表4:两会热点近期表现

      具体投资板块方面,供给侧改革的个股将会随着两会结束而熄火,但这并不意味着低估值的房地产、煤炭、钢铁等行情完结。随着后续政策出台,受益板块将会出现轮动,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梳理。

      重点关注板块: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受益的标的。供给侧改革领域主要包括房地产、煤炭、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板块,在两会政策的刺激下,会有阶段性表现机会。

      房地产业为需要去库存的关键产业,并且央行暗示未来将有更多宽松政策空间,因此有利房地产的松绑政策将持续至二三线城市过剩的房屋库存消化完毕之后。

      在中国钢铁产业改革政策目标方面,中国政府计划在5年内将粗钢产能降低1-1.5亿吨,约相当于全中国产能的8-13%,或全球产能的4-6.5%。受政策诱因所带动,热轧钢与冷轧钢价格年初至今分别上涨 4%与 5%。中长期看好钢铁行业的向上空间。

      有色行业受惠于产业整合。因有多重政策利多可望支撑有色及稀土价格反弹。就政策面而言,中国政府实施了更严格的法令,将缩减实质市场供给。六大稀土集团整合稀土资源,进一步加快整合所有稀土开采及冶炼业者,整体提升行业收益。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等待煤炭钢铁地产等板块的政策性布局机会。而短线更多考虑中小创业板的短线报复性反弹。

      图表5:创业板指数周K线三次杀跌到位,亟待反弹图表5:创业板指数周K线三次杀跌到位,亟待反弹

      中小创业板前期超跌,后续反弹或会更高。二胎政策、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车和VR概念等,将会是资金反复炒作的标的。

        【荀玉根:以史为鉴,周期股上涨后的三种结局】

      海通证券,荀玉根

      近期,周期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焦点,随着近期周期股的熄火,未来周期股行情将怎样备受关注。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团队指出,此轮周期股上涨主要是两大逻辑,一是1月份主要讲供给侧改革。二是2月以来主要讲需求刺激。但历史上的三次周期股上涨后结局都有所不同。

      其认为,此次周期股行情可能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类似2012年,需求回升被证伪。如此的话,周期股在政策预期阶段表现后,证伪阶段还会跌回去,而中小创分化,市场只有少数的结构性机会。其二是政策发力,增长回升拉高通胀,最后政策收紧,但如此的话,下半年通胀可能就会起来,最终政策收紧,类似2011年式的下跌。

      以下为荀玉根《以史为鉴,周期股上涨后的三种结局》文章精要

      虽然最近几天周期股表现较弱,今年以来周期股整体表现强于成长股,投资者对周期股未来的行情存在分歧,调不调仓是个问题。我们先不妨对比历史上周期股上涨的行情,总结回顾周期股上涨的起因和演变结局。过去几年三次周期股的行情,起因和结局恰恰各不相同,对现在或许有所启示。

      历史一:2008年11月-2009年8月

      起因:四万亿投资强刺激,周期股领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外需突然消失,让本来就在下滑的经济增长雪上加霜,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出台了刺激政策。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公布了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伴随而生的是信贷规模达10万亿,GDP在09年一季度触底后快速复苏。强政策刺激下,A股出现牛市,上证综指从2008年10月底的1664点一路上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这是典型的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牛市,是迷你版的05-07年牛市,周期股领涨,有色、建材、房地产、煤炭行业分别上涨268%、206%、190%、188%。

      结局:政策转向,风格轮向消费、科技股。2009年年中之后宏观政策开始出现适当的转向,由重投资重信贷转向鼓励消费,周期股逐渐走弱,消费、成长风格开始接力。2009年6月24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信贷投放开始出现“明送暗紧”的趋势;9月2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并于10月印发了《抑制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通知,有色、钢铁等周期股受政策影响开始走弱。2009年年中政府开始鼓励居民消费,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用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7月14日十部委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的通知,汽车、家电板块开始接棒领涨,2009年8月-2010年12月分别上涨38%、37%,其它大消费行业如医药、食品饮料也大涨69%、55%。此外,10年开始手机等消费电子快速发展,电子等成长股表现不俗,2009年8月-10年12月上涨63%。

      历史二:2010年7月-11月

      起因:信贷放量和美国QE2刺激,“煤飞色舞”。2010年1季度GDP同比见高点后持续回落,7月货币政策出现微调,信贷开始放量,当月新增信贷1769亿,A股经过3个月的下跌后开始反弹。2010年8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际央行年会上说“如果需要的话,美联储准备通过非常规措施提供额外的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QE2政策信号,11月QE2正式推出,铜、铝等资源品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股票市场开始“煤飞色舞”,有色、煤炭7-11月分别大涨96%和63%。

      结局:通胀引发政策收缩,步入大小齐跌的熊市。经过08年底-09年的强刺激,10年开始通胀已经开始逐渐抬头,年中信贷放量和美国QE2助推通胀升温,10月CPI同比高达4.4%,10月20日起央行开始加息,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收紧房地产政策。2010年11月到11年4月,经过4个多月的震荡后,随着政策不断收紧,最终股市拐头向下,大小齐跌了9个月,上证综指下跌近千点。

      历史三:2012年1月-3月

      起因:政策放松,预期复苏。11年底通胀基本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经济仍在继续下行,为了稳定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开始逐渐宽松,央行于2011年12月进行了三年来的首次降准,并于12年2月再次降准。此外,房地产政策执行层面放松,银行支持房贷,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普遍9折。从2012年1月开始新增人民币贷款显著增加,并于3月创下10114亿元的年内峰值。货币政策的放松、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资本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复苏,给出三种情景:经济强复苏、温和复苏、弱复苏。早周期的地产、汽车先涨带动整个周期股,其实这个阶段创业板涨幅更大,2012年1月到3月15日,创业板指最大涨幅30%,上证综指最大涨幅15%。

      结局:经济复苏被证伪,主板阴跌、中小创分化。5月开始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初以来的货币政策放松、房地产销量的回升并没有改变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GDP于三季度降至创7.4%,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被证伪。周期股短暂的行情也宣告结束,上证综指从5月份开始基本上处于单边下跌趋势。中小创出现分化,一些景气度很好细分子行业龙头公司走出独立行情,比如苹果产业链的歌尔声学、安防产业链的大华股份、环保产业链的碧水源等,这些股票之后逐步成为中小创的新一轮白马。

      思考:这次周期股行情如何收场?

      起因: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刺激。此轮周期股上涨主要是两大逻辑,一是1月份主要讲供给侧改革。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指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此后1月初李克强总理去山西考查提出“当前要把去产能、促升级作为紧迫任务”,以煤炭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主题开始发酵。二是2月以来主要讲需求刺激。2月2日央行降低了首套房首付比例,2月19日财政部发文降低个人购买家庭住房契税,以及2月份公布的1月2.5万亿的天量新增信贷数据,2月29日央行突然降准,这些都表明了政府利用需求刺激来稳增长的决心。与此相配合的是,石油、焦煤、焦炭、铁矿石、螺纹钢、铜、铝等价格上涨,补库存情况出现,PMI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2月来有色、煤炭、钢铁股领涨。

      结局猜想:需求回升被证伪?通胀高企倒逼政策收紧?这次周期股行情的情景,有两种可能:第一,类似12年,需求回升被证伪。从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及股市形态看,目前似乎与2012年有些相似。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偏松、房地产政策放松,政府投资手段也在用,不过整体的力度都温和。2012年初地产销售好转后,并没有带动开工和投资,二季度GDP继续下滑,之后开始动用政府投资,经济增速8月见底后,9月开始回升,上证综指9月开始震荡。这次如果依赖地产去库存带动开工、投资,政府投资不及时推进的话,可能最终发现没有需求回升。如此的话,周期股在政策预期阶段表现后,证伪阶段还会跌回去,而中小创分化,市场只有少数的结构性机会。第二,政策发力,增长回升拉高通胀,最后政策收紧。与2012年不同的是,2016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大幅提高到3%,说明在稳增长方面政策决心强,如果两会后就开始推进新基建投资,如地下管廊、地铁、高铁等,周期股就真会出现需求改善,行情空间会更大。不过,如此的话,下半年通胀可能就会起来,最终政策收紧,类似11年式的下跌。

        【董登新:新三板分层释放出什么重大信号?】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

      近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新三板分层机制预计5月份正式实施。张晓军表示,经过两年的发展,新三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实施内部分层有利于实现分类服务、分层监管,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差异化的需求,同时有效降低投资者信息搜集的成本。

      此前,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发布通知称,为了配合分层工作,拟于4月组织挂牌公司分层信息揭示的全市场测试,因此要求有关市场主体在3月31日前做好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接入行情系统。

      2015年11月24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了《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拟将新三板企业划分为创新层与基础层,并设置了三套并行标准来评判新三板企业是否能够入围创新层。具体标准规定如下:

      标准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

      标准二: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

      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我国新三板分层借鉴了美国传统粉单市场的做法。美国传统粉单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OTCBB,有一定挂牌标准,也有一定的信息披露要求,目前OTCBB约有600多家挂牌企业;二是现代粉单市场,没有明确的挂牌标准,也没有明确的信息披露要求,现代粉单市场共有近2万家企业挂牌。

      新三板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创新层次,类似于美国的OTCBB;二是基础层次,类似于美国现代的粉单市场。

      新三板分层,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分层监管,使新三板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精神;二是标杆导向,为新三板企业提供成长榜样;三是为新三板优秀企业提供转板IPO的捷径通道。

      目前新三板分层主要以量化标准为主,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市值、股本、股东人数、做市商家数等指标,但从分层的目的来看,还应该重点考核挂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及信息披露水平等因素。新三板分层后,更有利于市场细分与监管,尤其是创新层将可大大提高信息的对称性,提高投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因此,创新层有可能成为场内市场IPO资源的重要孵化器。

      不过,对整个新三板来讲,大多数企业挂牌的目的,不应该是IPO,而是股权展示、转让、过户、再融资。当然,若有机会被上市公司整体收购或吸收合并,则是具有与IPO异曲同工的妙处。因为新三板挂牌公司大多都是小公司,死亡率高、风险很大,再加上公司挂牌无门槛、信息披露要求低,市场信息高度不对称,因此,新三板需要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需要战略投资者,它需要严格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但它不需要活跃的换手率,也不需要庞大的成交量,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不需要小散,它也不是股民炒股的地方。

      新三板是完全“市场化”的自由市场,它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骄傲。它不仅在挂牌登记上采用了包容性极强的备案制,而且还采用了协议转让和做市商任选的交易机制,这是真正的“机构市”,丝毫没有“政策市”的影子,这是新三板的伟大与进步。这一切正是我们A股市场的巨大“短板”和明显差距!在新三板面前,A股市场应该自惭形秽!

      新三板分层,将使新三板变得更强大,而且扩容更快,发展更健康!随着新三板规模的不断扩容,十年内挂牌企业有望达到5万家,到那时,新三板很可能会将“基础层”再次细分出多个子层,更利于分层监管、便利投资。

    关键词:

    政策,周期,开始,三板,投资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