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只次新基金跌幅超四成 长盛国企改革腰斩最惨烈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10只次新基金跌幅超四成长盛国企改革腰斩最惨烈】去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自成立日起至3月29日,有1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已经不足0.6元,跌幅超过四成。其中,长盛国企

      【10只次新基金跌幅超四成 长盛国企改革腰斩最惨烈】去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自成立日起至3月29日,有1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已经不足0.6元,跌幅超过四成。其中,长盛国企改革是目前亏损幅度最高的次新基金。(财富动力网)  去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自成立日起至3月29日,有1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已不足0.6元,跌幅超过四成。其中,长盛国企改革是目前亏损幅度最高的次新基金。

      长盛国企改革腰斩最惨烈

      最近一年,A股市场历经了一路高歌的快牛,又遭受了异常波动的极端走势,指数时而波澜不惊,时而上蹿下跳,操作难度加大。《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自成立日起,有1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已经不足0.6元,跌幅超过四成。

      数据显示,去年6月4日成立的长盛国企改革,截至3月29日复权单位净值为0.4740元,成为成立以来跌幅最深的次新基金,短短9个月时间净值下跌了52.60%。其中,该基金单位净值今年以来下跌了26.40%。

      紧随其后的是,去年6月2日成立的鹏华医药科技、去年6月5日成立的工银互联网加股票,截至3月29日的单位净值也均低于0.6元,分别为0.5080元、0.5190元。

      此外,泰达宏利蓝筹混合、信达澳银转型股票、融通新区域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易方达新常态 、工银农业产业股票、华泰柏瑞积极优选股票、天弘互联网,最新单位净值也均低于0.6元。

      从成立时点看,这些亏损最严重的基金基本都成立于去年2季度的牛市高点,基金公司借牛市密集发行新基金,动辄百亿规模,投资者纷纷借基入市却不幸深度被套。

      基金经理表现令人失望

      对于业绩表现,长盛国企改革基金在2015年年报中解释称,长盛国企改革基金对于国企改革主题的布局主要从四个维度(央企-地方国企-试点集团-行业龙头)出发,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路。在主题之外阶段性参与了新能源 、娱乐传媒、电子信息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在一定的市场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在 6-8 月的系统性下跌中仍然未能避免受到损失。年报还显示,截止2015年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 0.644 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5.6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1.42%。

      从数据可以看出,长盛国企改革大幅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介入时点不佳,或者基金公司推出产品时机不佳,或者基金经理操作水平不高,都会招致较大亏损。这些亏损的发生固然有市场因素的影响,但基金经理的表现也令人失望。

      资料显示,长盛国企改革的基金经理是田间、吴博文。其中,从2013年至今,田间管理过的基金共有5只,分别为长盛国企改革、长盛同盛 、长盛同智优势、长盛同鑫配置混合、基金同盛。目前田间仅担任长盛国企改革的基金经理。公开数据显示,在田间任职上述5只基金期间,其管理的基金表现过半亏损。长盛国企改革(2015-06-04至今)、长盛同盛成长优选(2014-11-05至2016-02-17)、长盛同鑫行业配置混合(2014-09-09至2016-02-17),任职期间回报分别为-52.60%、-14.60%、-1.48%。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跌宕起伏,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混合型基金由于仓位操作空间相对灵活,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应该体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关键词:

    基金,国企改革,成立,净值,新基金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