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 单日净投放1500亿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500亿元。央行上周五再次投放240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1500亿元。

      央行上周五再次投放2400亿元7天逆回购,连续第三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中国央行上周累计通过7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了87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公开市场上周共计有19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

      6800亿元的单周净投放为历史第二高,央行单周净投放的历史高位是2016年1月29日这周的6900亿元。

      上周一,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当日有1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上周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当日有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上周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当日有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上周四,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当日有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上周五,中国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另外,公开市场当日有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但市场似乎并不会因此而高兴。国金证券债券分析师潘捷就分析称,从目前情况看,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和投放方式正在不断低于市场预期:

      首先是量,4月一般都面临缴税高峰,根据往年情况看,缴税将使得基础货币流失4000亿左右;4月1日至4月20日,MLF净投放为-1030亿,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600亿,就央行投放的流动性来看,不足以弥补缴税带来的基础货币流失,超储率下降0.4%左右。

      其次是投放方式,MLF的续作低于预期,转而用7天逆回购补充,降准更是毫无动静,从去年频繁降准投放长钱,到如今MLF也成“奢望”,只能拿着过一天算一天的逆回购度日,资金面预期逐步恶化已是必然。

      宽松转折点

      随着一季度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正面临转向。

      从2014年11月开始,央行已经6次降息5次全面降准。叠加房地产新政以及政府稳增长的拉动,中国一季度经济取得了 “开门红”,工业增速、投资增速、房地产销售、PPI、PMI、进出口等系列宏观指标全面反弹,大超市场预期。

      新华社英文网周一的一篇评论提到,鉴于目前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虽然仍会保持一定宽松力度,但比起去年,“稳健”的内涵将更为突显。

      紧接着,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除了要继续支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也要注意防范宏观风险,尤其是要避免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还要考虑到货币信贷增长对未来物价走势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彭博指出,央行释放的信号是,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宽松措施的意愿下降。

      投行也纷纷预测中国的宽松力度将会减弱。高盛分析师宋宇在报告中称:“就货币政策而言,我们预计短期内放松力度将有所减弱,因为截至目前的财政/信贷放松取得了明显成效。”他预计,二季度不会下调存准率,而下半年将两次下调存准率,每次 50 个基点,今年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

      另外,德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在年中从之前的相对宽松调整至中性。瑞银指出,中国短期内的政策宽松势头可能已经见顶、进一步加码宽松力度的空间已相当有限。中金公司也认为,随着经济再通胀的走势进一步明晰,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逐步转向中性,货币扩张边际速度可能放缓。

      

    关键词:

    市场,回购,央行,公开,天期逆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