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不断加码 万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启动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从中长期来看,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助推器,推动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从中长期来看,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中国城镇化转

      “从中长期来看,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助推器,推动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从中长期来看,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助推器,推动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均涉及对地下排水系统的改造,而地下排水系统被誉为一座城市的‘心脏’,它能够提高城市排水负载能力,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和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同时出炉。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上海市、宁波市、福州市、青岛市等14个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括:石家庄市、四平市、杭州市、合肥市等15个城市。

      “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评审结果的出炉,标志着新一批项目和财政补贴即将落地。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进行三年补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进一步打开水环境治理的广阔市场。”方正证券环保与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郭丽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廊2000公里以上,住建部则提出力争开工3000公里,对此,中金公司预计,按照每公里造价1亿元估算,将拉动2000亿元至3000亿元投资。长期来看,政府希望建设规模达到8000公里/年,最终20%至30%的城市道路下面都会有地下管廊。

      在稳增长的预期下,地下管廊无疑将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推进。市场人士认为,在施工技术已较成熟的前提下,难点在于建设资金的来源、建设的管理体制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维护责任主体,而长期专项金融债券及PPP模式的引入将有助于厘清地下管廊建设融资及相关产权问题。

      “海绵城市自身的概念在不断升级,从而大大提升了海绵城市的刚需和市场空间。”华泰证券电新环保首席分析师弓永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最初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逐步发展到解决整个城市水环境体系的问题,让城市水环境循环起来。可以看到黑臭水体、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都装入了海绵城市的项目包里。

      华泰证券环保研究员徐科预计海绵城市的市场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其中,2020年前完成20%,2030年前完成80%。若考虑到城镇化的推进,对更多的地区提出要求,材料、劳务成本等因素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市场空间将近一步增大。

      总之,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都将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的城建改造方向,其既有利于“绿色中国”的建设,也对GDP有十分正向的拉动。市场普遍认为,政策性的刺激利好将会持续不断,有利于社会资本更多的参与。

    关键词:

    城市,建设,地下,海绵,综合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