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不再抱团取暖 独门股业绩更佳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基金不再抱团取暖独门股业绩更佳】几年前,基金喜欢抱团取暖,但如今却相爱相杀。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个股持基数(公开信息中整理出的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基金数目)大于50%的上市公司有45家,占比3

      【基金不再抱团取暖 独门股业绩更佳】几年前,基金喜欢抱团取暖,但如今却相爱相杀。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个股持基数(公开信息中整理出的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基金数目)大于50%的上市公司有45家,占比3%,而作为基金公司“独家秘笈”的股票有366只,占比20%。而从业绩表现来看,基金的独门秘笈累计收益普遍跑赢“大路货”,业绩表现则更佳。(金陵晚报)  几年前,基金喜欢抱团取暖,但如今却相爱相杀。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个股持基数(公开信息中整理出的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基金数目)大于50%的上市公司有45家,占比3%,而作为基金公司“独家秘笈”的股票有366只,占比20%。而从业绩表现来看,基金的独门秘笈累计收益普遍跑赢“大路货”,业绩表现则更佳。

      基金最爱大金融

      从2015年年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大盘股中(流通股本大于10亿),“兴业银行 ”成为基金的“最爱”。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有202只基金持有兴业银行,也就是说每十只基金就有一只持有该股票。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前十大最受基金喜欢的股票分别为兴业银行、中国平安 、万科A、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证券 、浦发银行 、格力电器 、交通银行 、平安银行 。从中可以看出,金融类股票占据八席,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受到基金的青睐。

      从最受欢迎的大盘股的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回撤了9.02%,而同期上证综指暴跌了15.12%。

      整体而言,年报中爆款标的(持基个数超过10只)一季度平均下跌14.08%,表现略强于大盘股整体-16.21%的表现。

      从历史数据来看,持基数较高的大盘股一直都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白马”。

      不再喜欢抱团取暖

      尽管许多基金喜欢抱团银行类股票,但是,《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在宕荡起伏的行情下,相比较抱团取暖的股票,基金的“独门秘笈”股更多。

      据统计,公募基金个股持基数大于50%的上市公司有45家,占比3%,而作为基金公司“独家秘笈”的股票有366只,占比20%。

      不过,相爱容易相守难。《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基金经理很少有持有独门股超过一个季度的。

      根据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报中,421只独门重仓中仅有25%左右熬过了四季度。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三四季度由于行情暴跌,导致市场热点涣散,因此,大部分基金公司配置一些金融类股票外,其他就没有太多的必配股票。

      该人士感叹,“特别是去年三四季度的行情之下,注定了基金的持股时间不会太长。”

      小众股累计收益业绩佳

      抱团好还是独门秘笈好?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什么样的行情下造就什么样的股票,并没有固定的抱团或者独门之说。在市场往下走,赎回还在进行时,即使有相爱,最终还是相杀。

      该人士表示,从近3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流通盘超过10亿的大盘股还是中小盘,“最受欢迎”的爆款表现并不理想。

      据统计,爆款大盘股仅有4次跑赢平均,而爆款中小盘股更是仅有一次战胜平均。

      该人士表示,从累计业绩表现来看,小众的遥遥领先。

      据统计,近三年小众大盘股累积收益97.8%,同期大盘股平均收益67.61%;而小众中小盘股累计收益为233.03%。

      “更多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述基金研究人士表示,小众股的突出表现最考验基金公司的选股能力以及风控能力。

    关键词:

    基金,表现,抱团,独门,业绩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