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一周年:运营商少收400亿元 用户每月省2.6元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鼓,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成为运营商的新战略。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鼓,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成为运营商的新战略。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鼓,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成为运营商的新战略

      在争议和期许中,通信业“提速降费”已满一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去年5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并逐级执行。

      尽管三大电信运营商都表示,已超额完成任务,但用户普遍感知不明显。

      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鼓。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成为运营商的新战略。

      运营商减少400亿元收入

        用户每月省2.6元

      仅从资费方面看,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份,其2015年公布的八项降费举措已经全部上线并进行推广,覆盖客户群达1.23亿户,2015年全年手机上网资费较2014年下降43%,超额完成工信部要求的全年资费下降30%的目标。

      中国电信2015年,其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下降31%,降至0.082元/MB,提前完成年度下降30%的目标;有线宽带的单位带宽价格下降58.8%,由4.9元/Mbps下降至2.02元/Mbps,超额完成年度下降35%的目标。

      中国联通提供给《证券日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联通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降幅27.0%,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平均单价降幅49.6%,完成“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降幅不低于20%,固定宽带单位带宽资费同比下降30%”的社会承诺目标。

      据某运营商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运营商为此减少了400亿元的收入。

      不过,一方面,运营商为“提速降费”收入减少,投入增大,一方面,用户对“提速降费”的效果感知却不明显。

      为什么数据和用户的感受差距这么大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解释说,其实运营商去年主要是提速不提价。速度提上去以后,平均回到每一兆的费用是降下来的,你不能说没降,只不过它绝对值不降,相对值都是降了。

      5月6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也谈到了这点,他分析道,去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但由于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规模庞大,平均下来,每个用户每月节省2.6元,所以感知不明显。

      闻库建议衡量提速降费效果从更长远的时间段来看。他同时提醒,大家除了关注整体费用下降幅度,也应当看到单价的显著下降。去年,移动宽带单价大概下降40%。而现在大家使用的移动流量其实是几年前的数倍。

      推进信息消费

        运营商或将不再一味降价

      闻库同时表示,我国光纤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年内基本可以达到80%,有望成世界第一。他表示,是三家运营商积极竞争促使这一目标提前达成。

      联通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份,中国联通八个省已完成全光网改造,预计到2016年底,北方主导区域内全面完成光改工作,北方十省全部实现全光网络省,城市区域基本具备100M接入能力,农村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全国FTTH端口占比达到78%(其中北方区域达到85%),光纤宽带端口占比达到93%,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国务院提速降费工作目标。

      “其实管理部门也已经认识到,一味的降价并不是最好的方案。”上述运营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因此,今年资费虽然还将继续下降,但运营商或不再大张旗鼓。用更多的业务和更好的服务推进信息消费成为运营商的新战略。

      对于今年年提速降费的部署,中国移动表示,2016年将打造以50M接入能力为主的固定宽带网络,全国平均接入速率到达20M以上;在降费方面将扩大提速降费八项举措覆盖客户范围,力争年底超3亿户,降低4G套餐门槛和语音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门槛,持续降低国际漫游资费。

      中国电信表示,预计到2016年底,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百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30%;降低移动网络流量平均单价。

      中国联通今年提速降费的具体的计划尚未公布,不过,联通集团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刘超此前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今年联通还将继续加大降价力度。

    关键词:

    运营商,下降,提速,资费,证券日报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