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三连阳2800点失而复得 沪市成交量创近5个月新低
摘要: 【收盘播报】沪指收出三连阳,2800点失而复得,沪市成交量创近5个月新低。在连续横盘14个交易日后,A股今日表现依然是四平八稳,沪指探底回升,最终微涨0.05%,报2822.45点,日K线收出三连阳,
【收盘播报】沪指收出三连阳,2800点失而复得,沪市成交量创近5个月新低。
在连续横盘14个交易日后,A股今日表现依然是四平八稳,沪指探底回升,最终微涨0.05%,报2822.45点,日K线收出三连阳,2800点在盘中依然是失而复得。
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市场成交量依然低迷,两市合计成交330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沪市成交量今日继续萎缩,1155亿元的成交量再度刷新今年1月7日熔断以来的近5个月新低。
消息面上,今日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下调294点,至2011年2月来最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今日报6.5784元。
5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自2016年6月27日起,将正式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
此外,经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求证,IPO审核趋严已然成为不争事实。净利润规模小的IPO排队企业正面临被劝退可能。
对于本周A股行情,分析师仍保持谨慎观点,海通证券荀玉根认为要耐住寂,等待更优时机,配置方面建议白马股为底仓。
海通证券:耐住寂寞,等待更优时机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表示,回顾历史,市场窄幅震荡后有三种结局:一是直接向上突破,如14年5-7月、15年9月。二是先下蹲后起跳,如12年9-11月。三是大幅向下突破,如11年5-7月。
而当前情况更加接近哪些情景呢?荀玉根认为,先下蹲后起跳的次优情景:概率最高。目前股市背景与2012年比较类似,宏观上流动性和经济增长整体步入稳定期,但隐忧还未消除,市场先下蹲后起跳。
直接向上突破的最优情景:概率中等。2014年5-7月、2015年9月窄幅震荡后直接向上的背景是,上证综指窄幅震荡时中小创上涨,局部热点活跃,说明市场人气一直在。但目前中小创均不活跃,创业板指连续3周以2000点为中枢上下100点窄幅震荡,只有OLED、稀土等屈指可数的几个热点板块活跃。
大幅向下突破的最糟情景:概率最低。2011年5-7月窄幅震荡后市场大幅下跌,主要源于当时通胀高企,货币政策、地产政策不断收紧,经济增长大幅回落。如今,通胀水平还远未达到当时水平,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的概率不大。不过,也要警惕小概率事件,如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大,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摩擦不断。
鉴于当下的情景,荀玉根表示,中期而言,维持震荡市的判断,主跌浪也已经过去,宏观流动性和经济增长趋于稳定,进入存量资金博弈。目前上证综指在2800点附近窄幅震荡近3周,仍需观察供给侧改革推进的情况,跟踪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以及英国脱欧公投事件演绎。最近的反弹结束才一个半月,当前操作需慎重,存量博弈市赚钱不易,耐住寂寞,等待更优时机。
配置方面,“白马成长为底仓,高成长做波段。回顾国内外历史,股价的长期上涨主要靠盈利驱动。11年来,价值蓝筹、白马成长、高成长、概念成长已经轮流占优,目前应该轮到白马成长股占优。结构上,存量博弈的震荡市中建议以20-30倍PE的白马成长股为底仓持有,30-50倍PE的高成长股波段操作。高PE类公司在景气度较高的领域里精选,如新能源汽车链、体育娱乐等。”
华泰证券:下半年反弹将是缓慢的,沿两条主线布局
华泰证券表示,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权益市场并未走强的原因在于风险偏好下行。权威人士发言之后,市场对于经济和流动性的分歧渐趋一致,而华泰证券认为当前消耗性博弈的市场仍未充分反应“脱虚入实”的信号,全社会资产回报率的下降尚未与滞后调整的杠杆成本匹配,A股短期将继续反应这个过程,此为“L”。对下半年A股的基准情景假设为经济平稳而流动性边际变化不大,因此风险偏好变化将主导A股中期走势。对基本面的重新认知将引领A股风险偏好的修复,市场对于中国内生性增长动力过于悲观,而华泰证券认为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已经进入后期,非金融上市公司ROE见底回升将令投资者下调A股长端风险溢价,A股市场底部有望出现在三季度,此为“L+U”。
华泰证券表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和流动性出现超预期的短期拐点,A股涨幅却有限,黑色金属链期货暴涨,周期股涨幅同样有限,原因在于股票定价不同于期货,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投资者将短期拐点归于强刺激的作用,对长期的看法依旧悲观,仅下调短期贴现率而未下调长期风险溢价,当承担杠杆融资成本的投资者迟迟未见增量资金入场时将倾向于削减杠杆,此谓消耗性博弈。近期决策层积极推动脱虚入实将加速下调A股市场金融套利型股票的水位乃至影响整体风险偏好。
在A股上实现脱虚入实后,华泰证券提示关注风险偏好修复来自于一个确定性和一个可能性。“一个确定性”:判断非金融上市公司去杠杆进入后期,ROE连续7-8个季度下滑后在三季度出现拐点回升。两个重要的信号:1)去年底黑色金属链因现货供求关系改善率先上涨;2)非金融上市公司一季度销售净利率出现拐点,杠杆率和资产周转率降幅缩窄。“一个可能性”:政策信号可能会在下半年更为清晰,供给侧改革可能成为“脱虚入实”的最重要抓手,供给侧改革并非局限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压缩过剩产能供给,也将体现在释放供给创造需求。前者集中于传统重工业的继续收缩,后者致力于积极扩张供给不足的新兴产业。
“下半年的反弹将是缓慢的,原因在于市场微观结构较前几年出现变化,绝对收益投资者占比大幅上升使得反弹中风险偏好的提升将更符合他们的交易习惯。我们建议沿着两条主线布局‘L+U’反弹,第一,ROE超预期改善的细分行业将是重新启动的盈利能力周期的赢家如白酒、肉制品、医疗服务、稀土等;第二,布局决策层下决心推动的供给侧改革,机会产生在压缩过剩供给的传统行业如煤炭以及扩张有效供给的新兴行业先行者如体育。主题投资强调‘脱虚入实’,买入行业空间足够大,正在兑现或者落地速度超预期的主题,我们推荐OLED、特斯拉和建筑模块化主题。”华泰证券在研报中说到。
国信证券:关注“补短板”政策预期下行业
国信证券分析师郦彬表示,如果基本面比喻为股市A面,则近期相对平淡,仍需等待新预期形成:国内经济复苏持续变数加大,耶伦讲话进一步提升美联储夏季加息概率。
郦彬表示,如果制度面比喻为股市B面,则近期相对活跃,可能成为股市变局催化剂:停复牌新规有利于提升A股纳入MSCI指数概率;创新层的设立有望活跃新三板交易;另外深港通安排也有望在近期明朗化。
“综合来看,目前影响A股的几个风险因素:国内经济复苏不持续、美国加息节奏、人民币贬值预期均有所抬头,将对A股走势形成一定压制。前期受到政策预期紊乱影响的市场风险偏好仍需要通过新的政策预期的形成进行修复。此外,6月影响市场情绪的诸多事件也将落地,如MSCI再度对A股是否纳入新兴市场指数进行评估、英国退欧公投、6月解禁压力等。因此,当前配置上,我们继续建议寻找相对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建议关注‘补短板’政策预期下城市轨交、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基建相关的建筑、环保行业;另外依然关注业绩增长稳健、景气度较高的新能源汽车、旅游景点、医疗服务等消费品行业。”郦彬说。
东北证券:沪指本周收复2850点概率大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表示,展望本周市场,上证指数能否收复2850点是比较重要的观察点、他认为这种概率大些。理由如下:
首先,从技术运行的分析角度看,目前两市成交多在4000亿下方、而保证金在1.6万亿、两融8200亿;目前成交额处于一个相对低量附近。同时,市场从4月15日调整以及跌破月线以来,持续的时间已经在30个交易日左右了。因此,从缩量的程度以及调整持续的时间来看,市场的确需要一种变盘;而所谓变盘、一般是对前期走势的修正,也即向上修复的概率更大些。当然,这种修复更适宜定性为熊市反弹、吃饭行情而已;从A股震荡年的历史来看,例如2002-2003等年份就经常会出现窄幅波动的情形、故而不必认为后续变盘会有太多惊心动魄。当然,我们上周策略认为“审慎角度看也许未来2周内是确认市场调整底部的时间窗口”,也即这周市场或是变盘的重要时间窗口。
其次,从量化指标来看,近期资金过于堆积于中小创的情形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中证500对上证50的比值也与自身的月均线粘合,这意味着下周市场风格可能有一个明显的波动。如果考虑到周末有关经济稳增长的推进、A股国际化的推进以及新三板分层等因素,那么蓝筹股或有阶段性的占优可能。
其三,从逻辑来看,如果说3月份经济弱复苏启动了年内的第一次吃饭行情的话,那么股市制度建设的国际化推进有助于启动年内的第二次吃饭行情。目前停牌公司有304家、市值3.4万亿,而停牌在100天以上的有29家、市值6400亿、部分股票未来的补跌对拥有43万多亿市值的市场而言,静态看影响不大;但股市基础建设的向好预期则能逐步提振市场的情绪,如果后续国家队的行为也有更明确的指引,对市场将可能更好的正面效应。
因此,A股市场基础制度的改善,是后续股市能否展开吃饭行情的重要维度、毕竟经济整体改善的难度更大;而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A股基础建设方面的改善信号。同时,考虑到目前市场的估值、市场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欧美股市乃至新兴市场的温和特征,A股市场短期负面的因素更多来自于存量资金调仓换股的风险、但短期正面的因素更多些。因此,仍维持中短期内2800点下方空头陷阱的观点,且市场转机时点临近;指数收复2850点或是短线的观察指标,逢低布局、把握年内的第二次吃饭行情或曰熊市反弹的机会。风格上整体以均衡为主、阶段性偏于蓝筹。
广发证券:继续以较低的仓位抱团“新白马”
广发证券表示,近期促发投资者想法转变的因素,除了“缩量”、“跌不动”,还有就是海外股市的强势。A股市场在最近三周的成交量极低,很多投资者认为“缩量”意味着抛压已经消耗殆尽,跌也跌不到哪去了,即使市场短期内还是不反弹,现在加仓进场的风险也已经不大了,承受的只有时间成本;此外,今年初以来A股和海外股市都经历了一波暴跌,但截止本周五收盘,海外股市中好一点的已经完全收复失地(美国)、差一点的也已经回到了半山腰(欧洲、日本),但只有A股市场仍然在底部徘徊。因此空仓的投资者反而变得惴惴不安起来——他们担心如果A股跟随海外补涨,那么“踏空”的损失将极大。
广发证券指出,但在2013年以后,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就已经明显分化——海内外市场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且发生了不同的“审美疲劳”。其实A股走势和海外市场的分化在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今年春节A股休市期间,海外市场发了暴跌,很多投资者担心春节之后A股市场会跟随性补跌。但其实在春节以后A股市场完全没有受到海外冲击,反而是向上反弹。广发证券称在春节假期结束前一天还发布过一篇报告叫《不同的审美,不同的疲劳》(2016-2-14),事后来看能够对当时的国内外股市走势分化做出很好的解释——从2013年到2015年,海外市场的“审美观”是以钱多为美、以低利率为美(只要“放水”股市就能涨,甚至经济数据越差股市越涨,因为这会加强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而A股市场的“审美观”是以改革为美、以转型为美(经济数据好坏也无所谓,只要听到新的改革和转型口号股市就能涨)。但是经过三年之后,海外和国内股市都出现了不同的“审美疲劳”——海外投资者不再相信单纯“放水”能够解决经济问题,反而开始担心“流动性陷阱”,而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改善才会提升他们的风险偏好;而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加码,国内投资者也逐渐对“调结构”政策能否得到落实产生怀疑,单纯的“喊口号”已经提不起大家的兴趣,而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推进才会提升他们的风险偏好。
根据以上逻辑,广发证券认为,近期海外股市上涨应该是因为基本面数据的改善压过了加息预期的提升,成为推升股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但在国内市场来看,改革和转型的信号还比较紊乱,因此现在仍然是“观察期”,还未到“决战时刻”。海外来看,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比较强劲(4月新屋销售环比增幅创8年新高),且美联储的表态也显示6月或7月加息的概率提升。这如果放在以前,美股应该是下跌才对,但近期美股表现反而比较强势,这佐证了上文提到的海外投资者对“放水”已经“审美疲劳”,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改善;而国内来看,在5月初“权威人士”发言之后,我们确实开始观察到一些“调结构”开始加强的信号(财政部明确了1000亿“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的分配方式、对基金子公司加强监管、中央政治局常委赴国内不同地区密集调研并强调“供给侧改革”)。但是本周我们又在官方媒体上看到一些让“调结构”信号紊乱的表述(5月26日人民日报提出“一些人竭力要把国企改革引导到私有化方向上去,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5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出“减税并非供给侧改革万能药”)。因此总的来看,由于“调结构”的信号紊乱,现在既不能拍板说改革仅仅只是“喊口号”,也不能说改革已经开始“动真格”——我们仍处在“观察期”之中,股市的“决战时刻”也还未到来。
在“观察期”结束之后,如果“调结构”最终仍然只是流于口号和形式,那么“慢熊”格局无法打破,做“左侧”将一直等不到“右侧”;如果“调结构”最终被验证是在“动真格”,那么在市场风险偏好再次提升之前,要当心“改革阵痛”带来“尾部风险”,做“左侧”容易“倒在黎明前”。由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在所难免,因此推进起来一定是荆棘遍地。这可能导致“调结构”最终还是流于口号和形式,A股的“慢熊”格局也很难打破,这时候如果加仓做“左侧”,就会面临一直等不到“右侧”的尴尬局面;而只有5月初权威人士发言所涉及的改革方向接下来能够严格落实和执行,才可能根本性扭转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带来A股市场的“中级反弹”,但这时候其实也没有必要做“左侧”——首先,“中级反弹”意味着上涨持续的时间和空间应该都很可观,是可以很从容在“右侧”加仓的,届时真正拉开大家差距的是结构(对于反弹是买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大盘周期股还是买“天生弹性大”的小盘成长股现在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我们自己倾向于前者);其次,“调结构”如果“动真格”,那短期一定还会带来一些“阵痛”(“去产能”可能导致经济恶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去杠杆”可能导致流动性环境恶化、信用违约增加),这可能使市场在“中级反弹”之前出现“尾部风险”(“最后一跌”还是有可能出现的),这时候做“左侧”如果“安全垫”不够厚,那就可能会“倒在黎明前”。
“综上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耐心,在紊乱的信号面前不要轻易做‘左侧’,在‘观察期’内继续以较低的仓位抱团‘新白马’或‘调结构和稳增长的交集’。继续以较低的仓位抱团‘新白马’或者‘调结构和稳增长的交集’(受益于PPP加码的建筑和环保)。”广发证券在研报中说到。
市场,股市,证券,风险,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