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观望FOF 期待更多细则落地
摘要: 【公募观望FOF期待更多细则落地】基金中的基金(FOF)征求意见稿出炉,而基金公司布局公募FOF的态度却与预期的不同。“很多细则仍不明确,公司不会抢吃螃蟹,还是以观望为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
【公募观望FOF 期待更多细则落地】基金中的基金(FOF)征求意见稿出炉,而基金公司布局公募FOF的态度却与预期的不同。“很多细则仍不明确,公司不会抢吃螃蟹,还是以观望为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他强调,目前细则中关于公募FOF如何落地仍未给出详细解答。(证券时报) 基金中的基金(FOF)征求意见稿出炉,而基金公司布局公募FOF的态度却与预期的不同。
“很多细则仍不明确,公司不会抢吃螃蟹,还是以观望为主。”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他强调,目前细则中关于公募FOF如何落地仍未给出详细解答。
持有这一观点的基金公司并不在少数,沪上一小型基金公司人士甚至直言,短期内公募FOF应该不会推出。“如何避免信息交叉、基金经理独立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大公司内部模式占优
记者向多家基金公司进行了询问,多数反馈称已组建FOF团队,及时跟踪监管层意见,做好布局。
富国基金表示,公司自今年3月中旬就已推出相关FOF模拟组合,每周也会出具该基金的报告,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募FOF.
同样有基金公司表示,已成立相关小组重点推进FOF,然而目前政策不明朗,团队能做的仅是分析现有问题及有限的处理。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目前在公募FOF上行动较快的多为规模靠前的大型基金公司,而这些基金公司大多以公司内部FOF为主,很少有与第三方携手的情况。
此前市场传言,上投摩根将与于济安金信联手力推FOF基金,记者询问后发现此事已不了了之。
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指出,越是大型的基金公司,在FOF上的布局越困难,其中涉及是否愿意把基金池范围扩大至整个行业的问题。“大型基金公司在产品线上已经很完善,若是在相同类型、标的的基金产品上抛弃自家产品而选择其他公司的产品,会显得基金公司底气不足,也会影响自家产品的销售。” 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指出,若公募FOF在短期内成行,基金公司应该会以自家产品来组成FOF。“比起一般的基金产品,FOF投资期限更长,每年公募基金的排名都会出现很多变化,而每年都能胜出的产品,本身收益并不会特别突出。”
外部联手仍存困难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大部分基金公司仍未对公募FOF做出反应。上海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在专户FOF上已有多次尝试,但在专户上的突破并不一定可以直接照搬到公募上,两者有不可改变的差异。公募FOF相比专户,在投资者构成的复杂性、基金经理面对赎回时的操作等方面都有更高的难度。“例如一个时段FOF产品收益不佳,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基金经理选择赎回某一只基金是否带有主观因素?投资者能否认同基金经理的操作?这些问题短期内还解决不了。”
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公司近几天连续召开会议,但仍无法达成共识,“FOF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不少基金公司来说,可投资的基金标的并不多。我们先观望一阵,如果没有足够的投研实力可能会选择与外部投顾合作,但这么做会降低话语权。”他表示,相比基金公司内部FOF,依靠第三方推出的FOF基金很难保证自家产品入围,另外在费用方面,如果第三方参与,原本双重收费标准将会变得更高。
从美国成熟FOF市场经验来看,产品线完整的大型基金公司多采用“内部管理人+内部基金”模式,可以将费用降到最低,如领航、富达等公司就都采用FOF零收费模式。另外,太平洋资产采用“第三方管理人+内部基金”模式,引入外部管理人管理内部基金,收取0.225%~0.475%的年管理费。
另外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也透露,现阶段在市场风险偏好急速下滑,投资者对于FOF产品的需求是否能如同此前假设的那般旺盛不得而知,一切静待观察。
基金,FOF,公司,产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