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止三地块出让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进入静默

    来源: 采编 作者:宋兴国

    摘要: 【上海中止三地块出让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进入静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的拿地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后续酝酿风险。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调

      【上海中止三地块出让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进入静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的拿地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后续酝酿风险。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调控措施尤为重要。(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的拿地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后续酝酿风险。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调控措施尤为重要。

      地王风波又起。

      8月22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公告称,因需对浦东新区唐镇新市镇D-04-06地块出让条件中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要求作进一步优化,根据出让人要求中止本地块的出让活动,待相关内容确定后再恢复出让。

      这一举措,被业内猜测,上海是否也正酝酿新的土拍政策来控制地王频出,也有传言称,四季度上海楼市可能面临收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地王频出,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的拿地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后续酝酿风险。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的态度和调控措施尤为重要。

        上海楼市政策收紧预期抬头

      8月22日,上海宣布中止浦东新区唐镇新市镇D-04-06地块出让。算上18日公告的浦东新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20-10、21-10地块中止出让,这已是上海在五天之内中止出让的第三幅地块。

      在此之前,上海土地市场表现抢眼。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上海7月份成交7宗宅地,其中3宗进入7月全国住宅用地总价排行榜,当月土地出让金额达到250亿元。

      引发各方关注的是,8月17日,上海静安地王创下土地成交史上最贵地王记录后,当日晚间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持续抓好楼市调控不可松劲》,表示要加强房地产调控,防止地价房价过快上涨。

      实际上,进入2016年以来,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供地,总体持续偏紧。北京在7月仍无住宅用地入市,年内已有3个月无宅地推出,4个月无宅地成交,土地市场倍显冷清。在最近北京市的一份内部文件中,当地高层更是反复强调“坚决不能出地王。”

      深圳宅地市场在7月也重归沉寂,无住宅用地推出与成交,8月的供地则集中于商办、工业类用地。

      另外,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广州共有32宗土地成交,其中住宅用地成交9宗,但上半年广州中心区没有任何宅地供应。

      因此,上海此次三块地的中止出让时间较为微妙,引发市场浮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此前南京在出台调控政策前,叫停了所有土地出让。而此次上海仅叫停三块,他个人认为可能与政策收紧关联度不大。

      张大伟认为上海三月份出台沪九条之后,上海楼市沉寂一段时间后再度火热,反映出本轮调控效果较弱。因此各方预期上海可能再出调控政策。这也是市场对上海此次叫停出让如此敏感的原因。

        政府调控抉择难题

      供地偏紧,反映出一线城市政府楼市调控的抉择难题。

      一般认为,增加土地供应,是防止地王频发的调控的手段之一。国土部部长姜大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提到的稳定房价的措施中,就包括增加土地供应面积。

      然而,这似乎与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现状有所出入。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计成交土地建筑面积为69489万平米,与2015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土地出让金累计达到了1.39万亿,相比2015年同期的9342.8亿,上涨幅度达到了49.22%。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和住房供求不一样,土地背后的差异性更大,所以并非供地增加了,土地价格就会下降。更何况每块用地的属性非常不一样,这会极大地影响土地的竞拍价格。

      张大伟认为,全国在一二线城市出现地王潮,根本原因还是资金潮下的资产荒。在过去一年,房地产政策宽松,上市企业融资资金成本大幅下调,也导致了很多企业敢于拿地,在土地市场也表现得更加激进。

      一方面,是土地市场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带来的房企资金链风险,一方面是地王在市场炒作下,对房价的带动效应。如何制定土地政策,使得市场回归理性,有效实现“去库存”,抑制资产泡沫,考验着各地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相关报道】

      北京现住宅土地供应荒 连续三月零供应

      今年以来,北京土地供应不断减少。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刚过去的7月份,北京市新增土地供应仅一宗,且为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至此,北京的住宅用地从5月开始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零供应状态。

      北京市国土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北京仅供应9宗含住宅性质的土地,除去两宗棚改地块,仅有7宗宅地供应。此外,北京市的土地供应面积也创历史新低。据中原地产统计,这7宗土地的建设用地面积为44.6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其中纯住宅面积仅38万平方米。土地交易宗数和交易体量都创下历史新低。

      政策收紧 北京严控新增建设用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北京土地供应节奏较慢,近三个月甚至连续“零供应”,并非是无地可供,更多的是反映了北京等一线城市政策上的谨慎。

      今年4月12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北京全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4100公顷,相比2015年4600公顷的数量,减少了500公顷,这是北京供地计划自2011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且其中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850公顷以内,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250公顷。

      北京市国土局也表示,今年北京市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各区落实年度减量目标,明确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对应减量腾退用地实施方案,拆多供少,逐步“瘦身”。

      5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则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存量挖潜区、增量控制区和适度发展区,明确了各区土地利用原则和利用导向。其中提到,减量优化区需要通过建设用地“减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将存量建设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而根据国土资源部4月14日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勾画出的“京津冀国土空间开发导向示意图”,减量优化区大致分布就在北京和天津主城区部分。

      从政策层面来看,管理部门有意收紧北京地区的土地供应量,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所以今年以来的土地出让创出历史新低也就不足为怪了。

      远郊化与高端化成大势

      不过,与土地供应量的大幅减少相比,今年以来北京市的住宅销售量仍然火爆。公开数据统计显示,截止日前,北京市纯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达到472.61万平方米,而新增纯住宅供应面积仅38万平方米,供地量与商品房需求量之间的比值达到惊人的1:12。

      供地不足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企业蜂拥抢地,并不断催生高价地与“地王”。根据中原地产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成交住宅用地的平均楼面价达到199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46.3%,地价创历史新高。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则认为,当前的地产开发依然秉承“高周转”路线,从拿地到项目上市多以一年为周期,因此明年新盘供应将主要依靠今年的宅地成交。在宅地供应的极度短缺的情况,将使得明年能够入市的纯新盘屈指可数。受此影响,明年住宅市场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供应荒”。

      “北京市场上可供开发的土地将越来越少,且越来越远郊化,土地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越来越少将成为楼市常态。”业内专家也认为,国家与地方国土部门着力控制北京的土地供应节奏,更谨慎的住宅用地成交将更常见。

      从今年出让的7宗住宅土地的区位分布来看,仅有一宗位于“城六区”的朝阳区,其余分布在大兴、昌平、门头沟、顺义、延庆等远郊区县。

      基于这样的土地供应量与供应土地区位分布特征,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楼市远郊化与“内城高端化”的趋势。

      五环已经成为北京高端物业的分界线。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五环内平均单套成交额为800万,而在今年过去的前7个月里,北京五环内商品房单套平均成交额已经达到998万,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北京五环内全面趋近千万俱乐部,这也宣告着北京内城的豪宅化时代或将到来。中骏集团7月28日在北京推出的北二环德胜门“中骏天辰”项目,就有地产人士分析,其单价极有可能攀升至20万/平方米以上。

      二线楼市风向转变>>>

      二线楼市纷纷出台降温举措 三季度或普遍重启限贷限购

      二线楼市风向转变:隐现高层调控身影 南京和苏州成样本

      二线楼市去资产泡沫序幕开启 苏州南京后10城有望跟进

      分析解读>>>

      地王之谜:来自地方土地财政视角的解释

      社科院专家:本轮房价周期到顶 樊纲:降价不可能!

      国泰君安周文渊: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依然较轻微

      中金公司:地产潮落已不远 这四个理由够不够?

    关键词:

    用地,土地,供应,北京,上海

    审核:yj2246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