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金经理一年人力成本至少50万 “一拖多”成节约成本的无奈选择

    来源: 采编 作者:管伟

    摘要: 【一个基金经理一年人力成本至少50万“一拖多”成节约成本的无奈选择】今年8月新成立了209只新基金,在新基金爆发增长的背后,却是基金经理的严重短缺。《金证券》记者统计了解到,目前共有4807只基金正在

      【一个基金经理一年人力成本至少50万 “一拖多”成节约成本的无奈选择】今年8月新成立了209只新基金,在新基金爆发增长的背后,却是基金经理的严重短缺。《金证券》记者统计了解到,目前共有4807只基金正在运行,而在任基金经理的数量为1369位,基金数量与基金经理的配比达到3.5:1。(金陵晚报)  今年8月新成立了209只新基金,在新基金爆发增长的背后,却是基金经理的严重短缺。《金证券》记者统计了解到,目前共有4807只基金正在运行,而在任基金经理的数量为1369位,基金数量与基金经理的配比达到3.5:1。(点此查看基金经理大全)

      失去慢慢培养人才的耐性

      8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月共有209只新基金成立,新增22位基金经理,抵去8月份离职的18位基金经理,实际增长只有4位。

      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力部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成熟的基金经理的养成期至少要达到3年。

      “无奈的是,刚刚培育成熟的果子,红艳艳的,只要挂上枝头,就会被别人家盯上,或者经不住地球引力,下了海。”该人士表示,现在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去下海单干了。基金公司人才的储备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节奏,太多的诱惑让基金公司失去了慢慢培养人才的耐性。

      该人士说,现在能留下来的基金经理,基本上一个人都要管理三五只产品。他担忧地表示,人才是公募基金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失去人才的优势,公募基金行业还有什么呢?

      公司实力决定基金经理数量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基金经理的数量往往与基金公司的规模成正比,基金公司的规模越大,基金经理的数量越多。在目前已成立的112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数量最多的为嘉实基金,在职公募基金经理数量为48位;华夏、南方紧随其后,均为37人;富国、鹏华位居第三,均为36人。此外,有17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数低于2人。

      一基金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不管基金公司的规模大小,基金经理不管是自家慢慢培养出来的,还是从外面挖回来的,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年的成本要达到50万元左右。“一家基金公司得多少规模才能撑得起每位50万元的成本?”所以,基金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会采取一人管理多只基金即“一拖多”的方式,即使有实力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仍然很多。

      透支健康赚高薪压力大

      高薪的背后是基金经理巨大的压力。“基金经理的头发与当基金经理的时间是成反比的。”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对《金证券》记者打趣道:“偶尔来一位头发茂密的基金经理,那真的可以成为基金公司的颜值担当了。”

      该人士告诉记者,新基金难发,老基金要营销,基金经理也得经常往外跑,经常是早上还在北京,中午就到了另一个城市,晚上陪客户吃过饭再跟最后一班高铁或者飞机回北京,第二天依然出现在公司里。

      “这并不是一天两天,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该投研人士说,“如果你在飞机上看到有人打开电脑敲敲打打,八成是基金从业人员,要看报告,要写文章,要做PPT。第二天还要‘交货’。因此,只能靠这点时间。”

      不但基金公司投研部的压力巨大,市场部人士也是叫苦不迭。上海一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金证券》记者倒苦水说,多年前出去说自己是基金公司的,还挺有面子,后来亲戚朋友买了基金后,不少都亏损了,再见到的时候,大家都避而远之,他甚至听过“那个谁谁,做基金的,是个骗子”,这话出自亲戚之口,让他心碎了一地。

    关键词:

    基金,经理,公司,数量,人士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