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宏利股权频繁更迭后遗症:人事动荡 规模增速乏力
摘要: 【泰达宏利股权频繁更迭后遗症:人事动荡规模增速乏力】成立已有14年之久的泰达宏利(原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研团队出现动荡,日前,泰达宏利固定收益类投研强将卓若伟宣布离职,卸任了所管理的9只产品基
【泰达宏利股权频繁更迭后遗症:人事动荡 规模增速乏力】成立已有14年之久的泰达宏利(原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研团队出现动荡,日前,泰达宏利固定收益类投研强将卓若伟宣布离职,卸任了所管理的9只产品基金经理岗位。除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外,近年来公司高管层也并不安稳,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这与早前泰达宏利频繁的股权变动不无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也制约了整体发展,资管规模一直在300亿元左右徘徊。 成立已有14年之久的泰达宏利(原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研团队出现动荡,日前,泰达宏利固定收益类投研强将卓若伟宣布离职,卸任了所管理的9只产品基金经理岗位。除了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外,近年来公司高管层也并不安稳,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这与早前泰达宏利频繁的股权变动不无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也制约了整体发展,资管规模一直在300亿元左右徘徊。
投研团队现动荡
9月27日,泰达宏利基金一口气发了9张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宣告公司原基金经理卓若伟因个人原因离职,而就在今年7月4日,原基金经理吕越超也出走,透露出泰达宏利投研团队人事上的不安。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卓若伟离任前同时管理着泰达宏利收益债券基金、泰达宏利风险预算混合基金、泰达宏利启智混合基金、泰达多元回报债券基金等9只基金产品。除了是一拖多的投研强将外,卓若伟还是泰达宏利固定收益类总监,还曾担任过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等要职。作为泰达宏利明星基金经理,卓若伟今年还获得了中国基金业英华奖。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卓若伟离职前,还管理了3只今年刚刚新成立的产品,其中所管理的泰达宏利定宏混合基金成立时间为9月13日,泰达宏利汇利债券基金和泰达宏利启智混合基金,成立时间均为8月30日。这也意味着卓若伟管理的这3只基金还不足满月就递交了离任书。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卓若伟的突然离职不仅会给泰达宏利固定收益类团队带来冲击,对于看好卓若伟管理业绩而认购上述新基金的基民来说未免也略显不公平。基金经理离职通常都需要至少2-3个月的过渡期,如果公司提前知晓,就不应该再以即将离职基金经理的名义去募集。对于卓若伟离职的原因和未来的去向,泰达宏利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期并未看到过其本人,所以并不了解情况。
随着卓若伟、熊壮、吕越超的出走,泰达宏利的基金经理团队人数也在减少。据第三方平台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目前泰达宏利还剩下13名基金经理,其中多数为累计从业时间不超过两年的“菜鸟”经理,如庞宝臣、庄腾飞、周琦凯、杨超、丁宇佳、张勋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年限分别为67天、1年137天、1年137天、1年350天、1年186天和1年311天。累计从业年限超过五年的仅有李坤元和邓艺颖两位。
股权频繁更迭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泰达宏利的投研团队一直都不安稳,去年也有刘威、胡振仓、陈晓舜、陈炜、李慧鹏、梁辉6位基金经理离职,2014年也出现不少绩优基金经理出走。人事变动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高管层,去年5月泰达宏利原总经理兼董事刘青山因个人原因离开泰达宏利奔私创业。值得一提的是,刘青山于2013年3月任职泰达宏利总经理,任职时间仅为两年。
对于人才逐年流失现象,泰达宏利基金公司似乎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泰达宏利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开展事业部、股权激励等体制创新的打算。
北京一位资深公募基金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在人事激励制度创新上不足外,泰达宏利早期频繁的股东变更也是导致后期人事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成立,是中国首批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册资本1.8亿元人民币。泰达宏利基金公司成立之初,原名湘财合丰基金公司。2003年,荷兰银行通过受让原有股东股权的方式参股,该公司更名为湘财荷银基金公司。
2006年4月,又由天津泰达、津联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机构投资组成的北方国际信托取代湘财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51%股权。与此同时,荷银投资(亚洲)的股权由33%增持至49%,公司又更名为泰达荷银基金公司。
2009年9月,法国巴黎银行计划出售泰达荷银49%的股权。2010年2月,加拿大保险商宏利金融收购泰达荷银股权一事浮出水面。同年3月,原公司外方股东荷银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全部49%的股权转让给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变更后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51%,宏利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占49%。 泰达荷银公告公司名称变更为泰达宏利基金公司。
由此不难看出,上述一系列频繁的股权变更也为此后人事动荡埋下了伏笔。对于外方股东建议,泰达宏利似乎也非常重视。早前,曾有泰达宏利内部人士透露,外方股东参与实际管理的活动较多,涉及营销网络、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和海外业务等,目前投研体系使用的不少选股模型都来自外方股东。这两年,泰达宏利曾借鉴外方股东经验推出一些量化和创新产品。
规模发展滞后
不过,在外方股东多方面的干预渗透下,泰达宏利的资管规模却迟迟不见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愈发疲软。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泰达宏利公募基金规模一直在300亿元附近徘徊不前,2008年末泰达宏利的规模为280.16亿元,在同期59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30位。2009年规模小升至302.46亿元,规模排名依旧位列第30位。2010年泰达宏利规模大幅缩水至259.05亿元,规模排名也掉落了两位至第32位。
2011年泰达宏利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继续缩水至219.87亿元,2012-2013年期间开始逐渐回升,2013年末规模达到327.3亿元,在同期78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29位。好不容易再度站上300亿元,泰达宏利却在2014年回炉,规模缩水至254.95亿元,排名也降至第40位。2015年尽管泰达宏利较2014年末规模已增加了近100亿元,达到357.96亿元,但在整体大牛市的背景下,泰达宏利的竞争力远不如同期资管规模快速提升的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再度下滑至49位。今年上半年泰达宏利规模依然仅有303亿元,在同期108家基金管理人中已经大幅下滑至第54位。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场上,泰达宏利规模增长持续乏力,自然也让这家老牌基金公司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地位。
从投研业绩上看,泰达宏利近年来在固收类产品上投资收益尚可,但偏股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能力却不佳。好买基金数据显示,泰达宏利近三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8.23%,跑输同期股票型基金平均57.59%的收益水平,同时也跑输沪深300指数34.9%的收益。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20.8%,跑输行业平均53.93%的业绩水平。
基金,泰达宏利,管理,公司,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