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让“小鲜肉”基金经理管理你的钱袋子么?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提起基金经理,大家总是会想到那些富有经验的,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但实际上,现在担任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其实都是些没有经历过牛熊转化周期的小字辈。“小鲜肉”基金经理当道上一轮牛市创业板之所以会暴涨,就是因

      提起基金经理,大家总是会想到那些富有经验的,久经沙场的老油条。但实际上,现在担任公募基金基金经理的,其实都是些没有经历过牛熊转化周期的小字辈。

        “小鲜肉”基金经理当道

      上一轮牛市创业板之所以会暴涨,就是因为很多的基金经理出于追求新兴产业的基本的,朴素的,幼稚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抱团坐庄,才导致出现上涨疯狂之极的现象。因为这些“小鲜肉”基金经理们并没有熊市的经验,也没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路历程。所以行情起来的时候,真的是风生水起;一旦行情“退潮”,他们也全部在“裸泳”。

      中国老话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经过失败考验,就很难在下一轮中知道进退,知道如何将胜利果实安全变现。而这些都是基金经理必须要交的学费。

        “小鲜肉”密集上位大猜想

      事实上数据也表明我们这种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据统计,在目前1370位基金经理中,投资年限在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有22人,占比仅为1.61%,这个比例真的是非常非常低。而投资年限在3年以下的“小鲜肉”基金经理人数达到897人,占比超过65%。

      我们委托理财,把钱交给这些连熊市都没见过的“小鲜肉”去打理,怎么能够叫人放心?

      “小鲜肉”基金经理的大规模上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金经理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一些真正有经验的,做出成绩的明星基金经理基本都转投私募去了。另外,在公募岗位待的太久,往往会被业界认为业绩并不突出,所以公募基金经理一般干几年,不管主动的跳槽还是被动的跳,都要遵循已经形成必须跳槽的市场定式。

      “小鲜肉”基金经理有争议

      翻看这些“小鲜肉”基金经理的简历我们不难发现,投资年限在3年以下的“小鲜肉”多为80后90后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也特别容易被社会误解,这让大部分投资者对“小鲜肉”基金经理充满了不信任。

      而一般的基金经理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再到基金助理,最后经过考察才能成为一名基金经理。在这个过程中间,每个岗位待两年,也估计需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显而易见,现在的基金经理们基本上是“拔苗助长”。

        “小鲜肉”大多系出名门

      当然我们也看到,“小鲜肉”基金经理们大多出身名门,毕业于知名金融学府的学子占了较大比重。换句话讲他们的底子都很好,他们缺的就是市场的锤炼。如果给他们一点时间,以他们的智商、经历和好学,成为“王亚伟第二”还是很有希望的。

      凡事都有因果,现在公募基金“小鲜肉”当道,本身就说明这个行业人才匮乏。对于基金行业来讲,过去的发展是不是太快了?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来重新规整自己的队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考虑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广大委托人的期望,才能取得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成就。

      (:张功成 HN092)

    关键词:

    基金,经理,鲜肉,这些,他们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