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轮驱动 二级债基成稳健之选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在经历了9月的震荡下行之后,10月上证综指再次呈现上涨的走势。截至昨日,10月份上证综指上涨2.02%。在“猴市”成为A股市场新常态的情况下,攻守兼备、股债双轮驱动的二级债基更受市场欢迎。在经历了9月

      在经历了9月的震荡下行之后,10月上证综指再次呈现上涨的走势。截至昨日,10月份上证综指上涨2.02%。在“猴市”成为A股市场新常态的情况下,攻守兼备、股债双轮驱动的二级债基更受市场欢迎。  在经历了9月的震荡下行之后,10月上证综指再次呈现上涨的走势。截至昨日,10月份上证综指上涨2.02%。在“猴市”成为A股市场新常态的情况下,攻守兼备、股债双轮驱动的二级债基更受市场欢迎。

      股债双轮驱动业绩优异

      刚刚过去的2016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在震荡中小幅走高,二级债基投资业绩表现优异,平均净值涨幅为1.66%。

      从长时间周期来看,股债双轮驱动,二级债基长期业绩更优秀。根据数据,截至10月14日,过去三年、五年的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26.82%和39.74%。而根据同源同期数据,二级债基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37.41%和58.43%。如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基金2016年三季度和长期历史业绩均十分优异,B类份额2016年三季度净值涨幅为2.83%,从2008年1月29日合同生效到2016年9月底累计业绩为122.69%,明显超过业绩基准和行业平均业绩水平。

      二级债基业绩优异亦助其申购放量。基金三季报显示,易方达旗下五星债基稳健收益三季度净申购达26.67亿份,是所有二级债基中净申购份额最多的产品。

      业内专家分析,二级债基的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投资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股票等权益类品种投资不高于基金资产的20%,并可在二级市场主动买入股票,因此二级债基管理中需要债券和股票两方面综合投资能力。

      一位券商资深基金研究员表示,虽然债券型基金的收益仍然为正,但收益率明显降低。根据数据,前三季度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96%。这说明在经历了过去近两年的大牛市后,债市的收益率水平正在降低,单纯地投资债市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保值增值的投资理财目的。在当前股市震荡、债市收益率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选择可以投资股债两市,能够及时把握两市投资机会的二级债基,在稳健的基础上博取更高的收益水平。

      二级债基成投资者稳健之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债券型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471.1亿元,创历史新高,较8月末的9866.18亿元增长1604.92亿元,增幅达16.27%。发行方面,9月共38只债基发行,亦逼近历史峰值。10月份,债基尤其是二级债基延续了发行热潮。

      据悉,日前前海联合基金推出旗下首只二级债基——前海联合添利债券型基金。此外易方达裕丰回报基金经理张清华即将管理的新基金丰和债券也是一只二级债基产品,该基金将从11月1日起发行。

      “以固定收益投资求稳健,以股票投资增收益。”前海联合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通过投资高评级、中短久期的低风险债券,追求更为稳健的收益。同时,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个股力争获取风险收益。

      针对未来股债两市的市场走势,前海联合添利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张雅洁表示,股市结构性机会依然突出,在当前去产能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短期有可能冲击经济增速,但长期来看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股市中的长牛行业在过去的多轮牛熊市中始终优于其他板块,抗风险能力较高,值得重点关注,例如医药消费行业等。债券市场长牛格局不变。首先,当前经济基本面走弱及通胀处于较低水平是债券市场长牛的基础;其次,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偏中性、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在低位也是未来债券牛市能持续维持的保证。

    关键词:

    基金,二级,投资,债券,收益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