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 基金子公司发展ABS不易

    来源: 采编 作者:王瑞

    摘要: 【“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基金子公司发展ABS不易】强制“降杠杆”使得基金子公司不得不收缩其通道业务,“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而曾被寄予厚望的资产证券化(ABS)业务则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难以发展壮大。

      【“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 基金子公司发展ABS不易】强制“降杠杆”使得基金子公司不得不收缩其通道业务,“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而曾被寄予厚望的(ABS)业务则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难以发展壮大。  强制“降杠杆”使得基金子公司不得不收缩其通道业务,“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而曾被寄予厚望的(ABS)业务则因为种种原因始终难以发展壮大。

      “非标”转向主动管理业务

      除了证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公募基金以及基金子公司也在“非标”市场积极展现其主动管理能力。

      自2013年开始,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在第11号令第四十七条规定的金融产品之外,增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 .

      由于年金的特殊性,资管机构多投资在低风险领域。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部分公募基金管理的企业年金正在“非标”领域大展拳脚。

      北京某大型公募称:“从大的资管角度看,我们已经通过非标、标准化产品在不同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品中寻找收益和风险的互换。旗下产品已经包含了投资选择权,并在养老金的管理中体现了固定加浮动再加股权投资选择权的搭配,做完了固定投资产品之后,投资选择权会在明年转化成‘非标’产品,将投资选择权进行交易。”

      此外,港股作为投资洼地,随着沪港深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大陆资金涌入到香港市场。南方某基金子公司通过定制场外期权保证组合的流动性,因此被定义为“非标”产品,放到子公司中进行运作。

      基金子公司发展ABS不易

      ABS有助于企业盘活存量,提高流动性,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优化财务状况进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自201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相关政策,将ABS业务管理人范围由证券公司扩展至基金子公司后,基金子公司便纷纷布局。

      不过,对于多数基金子公司而言,发展ABS并不容易,市场不成熟、人才缺乏、可证券化资产稀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北京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ABS的核心是基础资产,好的资产非常抢手,谁会绕个弯通过ABS放出去?而不好的资产风险又大。

      基金子公司的ABS人才缺乏,多数已开展的ABS业务只是通道业务。一家银行系基金子公司表示,未来公司将重点开展两融收益权、租赁资产、收费权、保理等ABS业务,以成立多个专业小组将ABS业务进行标准化、高效处理。

      深圳一家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该公司还在与股东方探讨产融结合、投贷联动等领域的新机遇 ,从多角度介入ABS业务。

      据了解,国内在ABS领域拓展金额最大的规模也仅为百亿。考虑到买方市场“资产荒”与企业端的降杠杆需求仍在,未来ABS仍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机构对其依旧抱有较高的预期。

    关键词:

    基金,ABS,业务,子公司,管理

    审核:yj22461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