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募FOF申请还差“最后一公里”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首批公募FOF申请还差“最后一公里”】随着FOF基金经理注册申请陆续得到批复,基金公司申报相关产品的热情被点燃,然而多数受访相关人士都表示,其第一时间上报的产品申请“并未被监管层接收”。有业内人士推

      【首批公募FOF申请还差“最后一公里”】随着FOF基金经理注册申请陆续得到批复,基金公司申报相关产品的热情被点燃,然而多数受访相关人士都表示,其第一时间上报的产品申请“并未被监管层接收”。有业内人士推测,由于FOF属于全新一类基金产品,且更具个性化,监管层或将对其进行单独的产品分类以便于后续申报,因此首批公募FOF产品距离正式上报依旧还有“最后一公里”。  随着FOF基金经理注册申请陆续得到批复,基金公司申报相关产品的热情被点燃,然而多数受访相关人士都表示,其第一时间上报的产品申请“并未被监管层接收”。

      有业内人士推测,由于FOF属于全新一类基金产品,且更具个性化,监管层或将对其进行单独的产品分类以便于后续申报,因此首批公募FOF产品距离正式上报依旧还有“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

      近期,首批FOF基金经理资格注册申请批复陆续下发相关基金公司,有意抢“头啖汤”的公司第一时间启动了产品申报流程。

      沪上某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相关产品已经储备完毕,为了赶在行业前列成行,之前专门安排了两位产品经理“常驻”北京,只待FOF基金经理资格认证下发就去会里递交产品申报材料。

      “我们昨天收到的基金经理资格批复函,然后产品经理就去会里报产品了,结果‘没报上’。”该人士表示。

      “没报上”的不只这一家。深圳一家基金公司FOF负责人也表示,其在北京分公司的同事昨日递交材料,同样也未被接收。此外,记者从北京、上海、深圳至少5家基金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管理层并未明确可以接收FOF产品的申请材料,因此还未启动正式申报流程。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FOF业务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还“报不上”,是因为监管层还需要对FOF的申报类型进行重新分类。“这是一个全新的基金品类,不像传统的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产品那么泾渭分明,有些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产品可能跨越多类传统基金类型,且在产品设计上更具个性化。因此上报前监管层也要进行相关梳理,重新分类。”该人士表示。

      上述观点并未得到监管层的证实,但沪上另一家大中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也表示:“距离产品正式上报还差‘最后一公里’,当前仍在等待监管层进一步的流程指示。”

        新手走熟路

      事实上,至少在部分FOF基金经理看来,外界此前对于公募FOF产品推出进程的预估过于“热情”,这与监管层相对审慎的态度有一定距离。

      “对于国内公募来说,这是个全新的领域,监管层也持支持态度,但是经历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后,相关业务的推进会更加审慎,这也是对市场、投资者和行业更加负责的态度。”基金分析人士表示。

      上述南方一家基金公司FOF负责人告诉记者:“谨慎估计11月末12月初才会启动首批产品申报流程。”

      而鉴于监管层对首批产品的审慎态度,有FOF基金经理表示,为了更顺利地获得批复,首批申报产品或将选择更加标准化、在海外成熟市场运作相对成熟的类型。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准备了5只产品,从保守到激进风格都有,但是会“择机上报”:“刚开始审核应该会比较严,毕竟监管层也希望开一个好头,所以我们可能会选择更加标准化的、低风险的产品,而涉及更具个性化的一些策略产品会等先期的FOF试水相对‘稳妥’之后再跟进上报。”该人士表示,新手上路,先选择熟悉的路开,上手了再设计其他路线。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多数基金公司预备上报产品都以低风险、绝对收益为目标,不同产品风格略有差异,但多以固定收益加大类资产配置为主。

    关键词:

    产品,基金,FOF,公司,监管

    审核:yj2243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