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基金公司“亮”出FOF接收凭证

    来源: 采编 作者:佚名

    摘要: 凡事喜欢追求新,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新股、次新股、换新名称、发新产品……在这些“新”的背后,也不仅仅是博眼球,还经常会带来不一样的市场反应。记得前几天,多家基金公司冒雪进京抢报首批FOF产品,不仅抢着发

      凡事喜欢追求新,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新股、次新股、换新名称、发新产品……在这些“新”的背后,也不仅仅是博眼球,还经常会带来不一样的市场反应。

      记得前几天,多家基金公司冒雪进京抢报首批FOF产品,不仅抢着发新产品,更重要的是抢着发行业的第一只FOF新产品,但材料却被拒收了。

      不过昨日,牛妹从多家基金公司获悉,他们已经拿到了接收凭证。一家来自南方的基金公司就表示,“我们已经上报产品,并且在早上拿到了接收凭证。”

      但另外一家来自南方的基金公司则表示,“我们这会还没有收到,应该是下午。我们上报的产品主要是稳定收益类的产品。”

      类似情况在上海的基金公司也存在,其中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也已经收到了接收凭证,上报的产品为灵活配置型。而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则表示,“我们好像还没有收到,上报的也是混合型的产品。”

      差别更大的是,还有一家北京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说,“还没有,会里现在还不接收”。看来,各地基金公司还存在着明显的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

      从基金公司的反馈也可以感受,这会已收到凭证的公司,好比赶上了首班车,心情欢快;而还没收到凭证的,估计也只能再打听下是什么原因“输在起跑线”上。

      随着接收凭证的落地,接下来就是等着审批了。

      不过一位资深公募基金投研部人士日前透露,目前FOF基金估值指引还没出来,要等该细则正式公布、申报材料符合条件才有可能通过。

      此外,上报的产品如果走的是普通程序的话,审核期限为6个月,在材料接收之后,也还有反馈意见环节,所以第一只FOF产品的出炉也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对于即将到来的公募第一只FOF产品,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表示,“抢占国内第一只公募FOF产品,将在中国基金业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此前各大基金公司积极申报,‘冒雪进京赶考’,但因FOF估值指引缺失而暂缓受理申请。现有公募基金收到会里受理凭证,相信不久关于FOF估值方面的法规指引将出台”。

      此外,“结合监管层对FOF的定义来看,我国第一只FOF大概率花落产品线丰富、研发实力强大的大型基金公司。结合美国的FOF行业发展历程看,‘内部管理人+内部基金’的模式是主流。因此,在市场上未冒出业绩表现突出的第三方FOF管理机构前,我国第一只FOF基金产品极有可能按上述方式运作。当然,未来也不排除公募管理人联合外部第三方投顾,在全市场范围筛选和管理FOF基金。此外,从目前监管环境看,短期公募FOF基金多还是以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以及指数型基金为主要投资标的。”衷亚成进一步指出。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对追求均衡配置、分散风险的FOF基金来说,在国内市场无法提供丰富的投资品种、全球化配置又有所限制的情况下,在当下很长一段时间内,指数化相对收益基金或将是FOF配置的主流方向。

    关键词:

    基金,FOF,公司,产品,凭证

    审核:yj2249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