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或已是最后的盛宴 未来5至10年行业或现天花板
摘要: 或许,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但是未来5年~10年后这个市场的企业可能就会出现天花板,因此很多房企现在就考虑了多元化战略布局。视觉中国图楼市壁垒与突围路径记者陈淑贞罗韬当行业中最笃定的坚守者已开
或许,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但是未来5年~10年后这个市场的企业可能就会出现天花板,因此很多房企现在就考虑了多元化战略布局。视觉中国图
楼市壁垒 与突围路径
记者 陈淑贞 罗韬
当行业中最笃定的坚守者已开始思考所谓更长远的企业存在性问题,那么,只能说明并非人心变了,而是风向真的变了。
当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携手乐视网(37.440, -1.56, -4.00%)贾跃亭出现在媒体面前,意味着这家房地产行业TOP10的巨头正式启动了多元化战略,在此之前,融创在房地产之外的投资额度为零。
事实上,包括恒大、万达、碧桂园等在内的多家公司,早已经在多元化的路上诸多探索,虽然除了万达之外的其他公司依然摆脱不了业绩上的对“房地产依赖”,但他们在其他产业上的卡位,至少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全新思考:房地产未来的机会是否依旧?房企手中的巨额资金还可以投向何处?
最后的盛宴
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房地产依然是众多公司当仁不让的首要选择与机会,真正像万达一样“革了房地产的命”的企业,仍是少数。
孙宏斌预计,未来5到10年,国内房地产的市场水平仍将维持在年销售金额10万亿~11万亿元的量级之上,只是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未来中国前10名房地产公司会占据40%市场份额,这对规模靠前的公司来说可能是钻石时代。”
中国房地产市场门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个行业或许已经演变为巨头的盛宴、小企业的毒药。因此,兼并收购愈演愈烈,大鱼的激进与小鱼的退出同样壮观。
从一线巨头的未来布局看,几家公司并没有因为市场遭遇调控而放慢自身速度。有未经确认的消息显示,万科、恒大、碧桂园几家前三强公司都在2017年为自己确立了较高的增长目标。
较早之前的2016年12月,万科董事长王石在“WISE 2016独角兽大会”上,描绘了万科的万亿元目标,“万科现在的营业额是2000亿元,预计万科第四个十年是1万亿元,而且我觉得不用10年,可能6年差不多。”
而现实是,继2014年被绿地夺去占据了长达十年时间的销售额头把交椅后,2016年,万科又因销售额逊于恒大,而沦为行业二哥。根据万科、恒大分别公开的数据,万科2016年全年的销售金额是3647.7亿元,而恒大是3733.7亿元。
虽然一哥地位旁落,但放诸全球,万科的体量已经颇为惊人,但王石的万亿畅想也并非全无依据。据悉,2014年,万科完成了房地产大周期国际化比较研究,其中覆盖了所有存在数据的27个经济体过去40年的历史,结论是未来十年中国住宅行业总体安全。因此,万科发起十年战略,在2014年起的十年中,房地产开发依然是万科的主营业务。
因此,虽然过去几年万科也开始了新业务方面的探索,但其公司资源仍旧大量投向房地产行业。从过去的2016年及2017年初,万科的种种布局看来,其仍在原先的业务边界中打磨拓展。2016年10月,万科与合作方收购黑石旗下的商业地产公司印力股权,股权比例96.55%,加深对商业地产的布局;2016年12月,万科与比亚迪(48.650, -0.21, -0.43%)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比亚迪推出的“云轨”方案致力于解决三、四线城市的拥堵问题,万科表示,基于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双方将共同探索发展轨道+物业业务。
长江证券(9.920, -0.01, -0.10%)分析师蒲东君表示:“未来万科与深铁合力打造的‘轨道+物业’模式有望成为全国轨道交通PPP模式的建设标杆,使公司在新一轮城市圈发展格局中抢占新的制高点。”
在一定层面上,万科在战略上的选择,也是其他多家地产巨头的共同选择,谁能在最后的盛宴中抢食更大的蛋糕,谁才有资格站在中国房地产的“华山之巅”。
狡兔三窟
多元化在某种层面上来看,是未来转型业务的一个前提。或许,现在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但是未来5年~10年后这个市场的企业可能就会出现天花板,因此很多房企现在就考虑了多元化战略布局。
1月15日,融创与乐视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前者将150亿元投向了乐视非汽车业务,试图解这家高歌猛进的高风险企业的资金之困。“我们(此前)在房地产之外的投资是零,一分钱没有。”对于投资乐视、初次跨界的原因,孙宏斌在发布会上回应称,是因为看好乐视战略、打法、商业逻辑及贾跃亭其人。除此之外,他还透露了一个重要原因,即为未来储备“增量”业务。
与坚定“去地产化”的万达或多方向试水新业务的恒大不同,规模增长较快的融创曾经一直聚焦于房地产业务。用孙宏斌的话说就是干传统而古老的“盖房子”的行当。但也就是这样一家不热衷互联网、不赶转型潮流的公司,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做完了尽职调查,对外宣布成为乐视的二股东。
为何坚定看好房地产的孙宏斌也动了多元化的心思?根据他的判断:进入10万亿元的量级后,整个行业继续保持增速很难,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是大公司好做而小公司难做,另外土地资源有限,终有一日增速不能保持,到时如何做增量,就成了摆在大型房企面前的问题。
据悉,为了储备增量,孙宏斌还投资了他一直十分看好的地产经纪平台链家。令人意外的是,孙宏斌的新业务探索实际上早已开始。他在发布会上初次透露,融创过去一年密集考察了金融公司,没有下手仅仅是因为“太贵”。金融是目前融创探索增量的重要方向,而资源类业务、文化娱乐、体育及大健康产业,也在孙宏斌的考察清单中。
与同行比较起来,融创的多元化“起步晚、行动快”,许多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
易居中国(企业)CEO丁祖昱认为,2016年行业创下的年销售15亿平方米可能是中国房地产每年销售面积的天花板,未来很难被打破。因此,如果房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多元化或者说转型就是房企必须考虑的事情。
克而瑞分析认为,多元化的发展是规模化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房企在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进入平稳期,高速增长的模式难以继续,企业积累了强大的资金及相关领域的人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房企选择拓展其他产业,更多的是企业的探索。
“去年大家都广泛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我觉得应该是房地产+,围绕房地产展开资源整合和服务。比如易居就像一条八爪鱼一样,头就是房地产,而其他触角就是围绕房地产做出的创新和尝试。”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说。
对此,易居中国盯上了房企转型。其选择同沃顿商学院合作打造易居沃顿中国研修中心,易居沃顿是周忻的一个“房地产+教育”的实践项目,周忻希望房地产+教育实现地产资源再度整合,并利用这个平台去助力易居中国的整个八爪鱼业务发展。
房地产,公司,未来,业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