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内回报如何达到31%? 嘉实沪港深精选张金涛透露八字秘诀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年化回报率超过40%?这样的成绩无法不引起投资者的好奇。成立于2016年5月27日的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基金(下称嘉实沪港深),截至2017年2月22日取得了31%的总回报率,年化回报率更是高达44%,

      年化回报率超过40%?这样的成绩无法不引起投资者的好奇。

      成立于2016年5月27日的嘉实沪港深精选股票基金(下称嘉实沪港深),截至2017年2月22日取得了31%的总回报率,年化回报率更是高达44%,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今年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该基金净值已经上涨13.7%,领跑所有沪港深主题基金。在基金市场不温不火的当下,嘉实沪港深迅速夺取投资者的眼球,管理规模节节攀升。

      它当然不是投资了“假的股市”,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套清晰的逻辑可循。

      为了揭开其业绩“不科学”的奥秘,踏着北京今冬迟来的第一场雪,《投资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华润大厦的嘉实基金公司,见到了嘉实沪港深精选基金经理张金涛的真容。

      他头上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斑驳白发,多少透露出投资两地三个市场的辛苦。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这位兼具A股和海外投资经验的行业老兵,分享了在不同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和选股的经验。

      横跨沪港深的投资专家

      随着港股持续走强,能灵活配置A股和港股的沪港深主题基金水涨船高,而其中,当属张金涛掌管的嘉实沪港深最为抢眼。

      2017年以来,嘉实沪港深以13.7%的收益率傲视19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同时领跑70余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从成立算起,其高达44%的年化回报率也让众多同行望尘莫及。

      其实,一干沪港深主题基金在设计上并无太大差异,但嘉实沪港深能够跑赢所有对手,很大程度得益于背后强大专业的投资团队支持。

      据张金涛介绍,嘉实开展海外投资业务较早,规模也相对较大。2008年,嘉实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本身有自己的投研团队,也有一些投资香港和亚洲的基金产品。同时,嘉实在北京还有一个海外投研团队,专门支持港股通以及全球互联网科技类基金产品。两边团队加起来差不多20个人,如此规模在业内并不多见。

      除去投研团队堪称豪华,作为嘉实沪港深真正的掌舵人,张金涛个人的投资功力亦至关重要。因为要横跨A股、港股两个市场投资,沪港深产品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很高,不但需要对两地市场都有充分了解,善于把握切换配置的时点及比例,还要在每个市场选到合适的股票。

      基金业绩证明张金涛经受住了考验。在记者面前有条不紊的言谈彰显着他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由长期从业经历打磨而成。

      在加入嘉实基金之前,张金涛曾在中金公司担任研究部能源组组长,对A股和港股市场均有覆盖。之后在润晖投资任高级副总裁,该公司既有港股对冲基金,也有A股的QFII账户管理。2012年进入嘉实基金后,他担任海外研究组组长,负责海外投资策略以及能源原材料行业研究。

      可以看出,他多年来一直对A股和港股市场保持跟踪,因此做起跨市场投资,可谓驾轻就熟。

      估值优势×边际改善

      一手是A股,一手是港股,张金涛将资产在两地辗转腾挪,哪边有机会,就在哪边发力。

      管理沪港深产品,首先要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张金涛将A股股票和港股通股票放在一个大盘子里,通过比较价差来判断哪个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既然港股走势更强劲,是否应该全部配置港股呢?张金涛却不这么认为。 “港股这段时间确实比A股创造出更好的收益,如果都配港股,我们今年的收益不是13%,可能达到17%、18%。但从长期看,股市有波动,不可能港股一直跑得好。当A股出现机会时,如果你长期不关注A股,是抓不住的。我有两个市场可以选,为什么你让我只选一个?A股虽然整体比港股贵,但还是能选出很多赚钱的品种。事实也证明,我跑赢了所有股基,包括只做港股的基金,投资者也会慢慢意识到我们这种做法比只投一个市场要好。”张金涛说。

      除了资产配置,嘉实沪港深业绩70%的贡献来自于精选个股。面对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张金涛究竟是如何选股的?

      “你不能在A股玩成长、玩主题,又跑去港股玩价值,把自己玩得精神分裂,肯定要将同一套选股思路和逻辑适用于两个市场,这样才能长久、持续地给投资人创造业绩。我们发现,在A股和港股都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选出来的股票比较适用。”

      张金涛总结了一套简单又实用的选股方法,总结起来就八个字:估值优势、边际改善。经过回溯,这套方法在A股和港股的投资效果都非常好。

      如何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张金涛解释道,估值优势是说这只股票应该在某一个维度上很便宜,可能是PB(市净率)低,也可能是PS(市销率)低。边际改善并不是指业绩增长,而是业绩要加速增长,比如原来是20%的业绩增速,现在要变成30%、40%甚至50%。

      张金涛的选股思路是,既要赚到业绩增长的钱,还要赚到估值扩张的钱。“估值优势和边际改善,二者是相乘的关系,因为股价就等于市盈率乘以盈利,如果说公司盈利有增长,市盈率还有扩张,那么乘起来就非常有前途,这叫‘戴维斯双击’型投资机会。当然你一年不一定能碰到很多这样的机会,拿到几个重仓股 ,组合就已经很锐利了。”

      张金涛还强调,在投资港股时,因为其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一旦买错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宁愿错过,不要买错”。只有研究得很透彻、下跌风险可以控制、上升空间比较大的公司,他才会重仓持有。

      “港股跟A股不一样,A股买错了,可能两个跌停后就跑掉了,损失20%本金,但在港股可能会损失90%本金,那就没有翻本的机会了。”

      比起“转型”更看好“升级”

      目前,港股和A股均经历了一波反弹,市场分歧开始加剧。

      在张金涛看来,港股已经回到去年高点,必然会遭遇一定压力,不会一下子就冲过去。但他认为,今年港股还是会超过去年的高点,因为今年整体业绩增速会好于去年。

      对于A股,张金涛也并不悲观。他告诉《投资时报》记者,A股经过2015年下半年股灾和2016年初的熔断以后,很多白马股已经到合理的估值水平,只是一些中小盘股票还高高在上。今年指数涨跌幅可能都不会很大,因此要在窄幅震荡中抓结构性机会。有业绩、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品种,应该会有不错的绝对回报。

      谈到看好的行业,张金涛强调了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转型升级的行业,不过比起“转型”,他更看重“升级”。

      “转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容易,但它对国家帮助不大。举个例子,一个地产商赚了很多钱,地产不好做了,转型买个文化公司,买点什么资产注进去,就转型了,实际上只是左手倒右手。而升级更难,也更持续,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升级过程中,要选执行力好、肯投研发、能够长远布局、战略正确的公司。”

      最后,张金涛表示看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配置机会,电子、汽车、医药、消费行业都是他瞄准的重点。

      (:DF058)

    关键词:

    基金,投资,市场,业绩,张金涛

    审核:yj22427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