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投资:不良资产、危机企业促进不良资产基金投资市场迎来新机遇
摘要: 自1999年开启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元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已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深化。随着这两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末
自1999年开启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元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已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深化。随着这两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为15123亿元和1.74%。银行业机构不良资产持续“双升”既说明了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任重道远,同样也说明不良资产投资业务迎来新机遇。北京金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资产经营管理、阶段性投融资、特色化金融服务、专业化平台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汇集国内多位经验丰富的高学历投资人,将时刻助力中国不良资产投资市场发展。
危机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经济近30年的发展,在经济周期、改革转型、产业升级三股力量的交互作用下,产生了一批批的危机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因为偿付能力不足而陷入财务困境。对这些危机企业而言,如何恢复正常的盈利能力,如何在合法、合理的机制下实现有序退出,是重获新生的挑战。但对市场而言,为深处困境的危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帮助危机企业解决问题、觅得投资良机,这又是一个机遇。而解决企业困境的最好途径,既要通过果断的破产裁定来强化法律对企业运营的制度约束,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彰显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功能。也要通过灵活、有效的企业托管、重整制度为那些有重生希望的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为企业解危脱困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不良资产处置是化解危机企业困局的有效方式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后,会使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常态被打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存货积压,设备闲置、毁损,企业不良资产的数量急剧上升,相应的不良债务也大幅增加。这不仅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受损,而且使企业的偿付能力堪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更无法从银行获得进一步的融资,资金链将就此断裂。大量重组研究结果表明,解决大规模的企业财务危机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介入,只有通过机构、法律、工具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措施是解决企业危机的根本。而以不良资产和危机企业所组成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业务领域——不良资产投资基金,它可以通过复杂的金融、法律工具处置不良资产,并将这种技术向危机企业重组、重整和清算等方面拓展。然后,通过有效的重组、重整措施帮助企业保留组织价值,使其获得重生,从而达到提升企业价值、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
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促进不良资产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丰富、机制更加成熟。从单纯的银行不良贷款扩展至包括证券、信托和基金在内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金融不良资产扩展至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互金平台不良资产及民间“类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而且随着2007年6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生效,首次引入的企业重整制度,填补了中国市场经济法律的一个空白,强化了企业破产法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性法律的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随后出台的破产法司法解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指导意见、近期高院公告的破产典型案例以及政府出台关于债转股、债务重组的相关文件,也表明企业债务化解及破产出清的相关制度正日臻成熟、完善。
企业,不良资产,危机,金融,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