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才频变动 基金经理彭敢下一站或是东吴基金

    来源: 互联网 作者:陈墨

    摘要: 1月26日宝盈资源优选基金一则公告显示,知名基金经理彭敢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引发基金业热议,彭敢的后续动向也随之受到关注。日前一则宣传文档显示出彭敢的下一站——加盟东吴基金。这些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

      1月26日宝盈资源优选基金一则公告显示,知名基金经理彭敢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引发基金业热议,彭敢的后续动向也随之受到关注。

      日前一则宣传文档显示出彭敢的下一站——加盟东吴基金。

      这些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涌,明星基金经理也变动频繁,转会其他基金公司或者奔私成为两大重要去向,今年以来就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如原华商基金的刘宏 、原招商基金的王忠波等离职。而坚守基金经理岗位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只剩下六位。

      彭敢或加盟东吴基金

      此前关于彭敢的去处有诸多猜测,基金君获得这份“东吴基金引入公募投资领军人物-彭敢”文件,或许揭开真实去向。

      从该文件来看,重点是介绍彭敢个人简历、所获荣誉、投资业绩、配置思路、投资理念等。重点是显示,2017年2月加入东吴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深圳业务总经理。

      基金君跟大家回顾下彭敢的履历:他是清华大学本科、中国人员银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拥有16年证券研究和投资经历,成名于宝盈基金 。根据此前他的简历来看,在2010年9月加盟宝盈之前,前后任职过大鹏证券、银华基金、万联证券 、财富证券等机构。

      2010年9月加盟宝盈基金,一直到2017年1月,彭敢在宝盈基金工作接近7年,曾经担任宝盈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部总监,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是,彭敢在管理宝盈资源优选等基金业绩突出。数据显示,以宝盈资源优选来看,他从2010年11月5日至2017年1月26日,任职回报达到110.63%,年化回报12.7%,回报在同类基金中也排名领先。

      数据显示基金经理指数表现,明显超过沪深300走势。

      

    知名基金经理彭敢
    知名基金经理彭敢
      彭敢风格和理念

      此前关于彭敢的报道很多,多数将他的风格视为:以成长股投资为主,逆向投资,长期持有的投资风格。

      而从基金君拿到的宣传文件看,彭敢的投资理念是:(这也可以成为投资参考,值得一看)

      1、投资不可能赚到所有的钱:

      ——投资收益有一类是市场博弈,赚的是图形的钱,即我的收益是他人的亏损。但在这个充分有效的市场下,不可能持久赚到博弈的钱。

      2、投资要赚自己所理解和能把握的钱:公司成长的增值

      ——投资收益是个从小到大“滚雪球式”积累过程,要赚取的是公司成长的钱。

      ——优质的成长股不管在哪种市场,最后都必然超越市场涨幅。

      ——投资也是一种信仰,在有充分信心的基础上,面对成长空间巨大的公司,要有充分的耐心,每一次回调都是加仓的良机。

      ——没有绝对最好的投资模式和理念,只有最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模式。投资者要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不断提升和改进。

      3、不要试图准确预测未来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尤其是较为一致的预测通常是错误的。在无法预知的投资世界中,需要做的是劤力理解现在市场参不者的心态和行为,进而决定该如何采取行劢。简单的说,即是理解众多大师所说的贪婪不恐惧关系,保持独立思维。

      4、看不清楚时,就挑选最强健的“猪”

      ——当无法判别市场风向的时候,挑选行业龙头。

      更重要的是,彭敢的配置思路

      ——以“价值投资”理念为指导,追求绝对收益,严格管理仓位,控制回撤。

      ——坚持自下而上选股,主要抓两头:

      1、稳健蓝筹:估值配置较低、在行业中有竞争优势或处于垄断地位、业务经营稳健业绩可预测性强蓝筹标的,以获取足够安全垫;

      2、优质成长:精选行业成长性高市场空间大、有垄断性竞争优势、估值合理的成长股,作为弹性品种配置,为组合贡献超额收益。

      彭敢的投资逻辑:

      ——变革不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本轮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有望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2015年开始的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持续加码,市场本身也在自劢自发地完成“供给侧改革”: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激烈的竞争势必使经营丌善的企业遭到淘汰,实现行业优胜劣汰,形成“剩者为王”的局面。从而有望使一些传统行业的老牌龙头在经营管理能力、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实现长足的进步,成为好的投资标的。

      谈的很好,祝愿彭敢在新东家继续发挥知名基金经理的“实力”。

      近两年基金经理变更潮涌

      转会+奔私成两大重要方向

      谈点大行业的背景,基金君发现,明星基金经理彭敢的“转会”是近些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一个冰山一角。

      基金君用数据计算2006年至2017年以来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和所涉及基金公司家数名单,可以更清楚明显出这一趋势。

      

    时间离职基金经理总人数涉及基金公司总家数
    20065135
    20078044
    20087642
    20098645
    201010349
    201110752
    201210852
    201313355
    201420466
    201530281
    201616672
    20172924

      简单来看,基金经理离职数在牛市里面较多,比如2014年、2015年,尤其是2015年是历史小高潮。

      基金公司对于基金经理的离职,公告时大多解释为“个人原因”。其实无外乎几个原因:

      1、 业绩不佳导致投研人员调整;

      2、 总经理变更或者股权变更等带来影响;

      3、 寻找更有竞争力的薪酬或者寻求升职;

      4、 资管行业竞争加剧被挖;

      5、 私募政策放开看准机遇奔私,实现人生辉煌。

      6、 当然也有基金经理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而被迫离职。

      离职基金经理去哪里呢?其实一般是三大去向:

      第一是奔私,比如今年原华商基金刘宏、原招商基金王忠波等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媒体报道称据说方向都是奔私。过去这种情况也很多。

      第二是另谋高就——转会去其他基金公司。

      第三则是加盟券商等其他机构,现在也听说基金经理去互联网金融企业。

      此外,仍有相当比例的基金经理离职后“没有音信”。

      其实从录入数据来看,在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换个地方做基金经理以及奔私是离职基金经理的主要去向。如2015年基金经理离职潮最汹涌时候,已经明确统计去向的,29位是“转会”——去了别家基金公司,9位是奔私,而转券商等较少。

      相比起国内基金业人才变动,海外市场同样如此,美国共同基金业也存在基金经理变更较多的问题,比较稳定的是对冲基金采取的“合伙人制”,目前国内有些私募公司在尝试。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认为,留住优秀的投资人才是基金业生存之本,重点不在于股权激励,公平有效的市场化考核机制以及宽松、互相信任的企业文化也非常重要。

      (:DF058)

    关键词:

    基金,经理,投资,离职,公司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