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募日子也不好过 大私募踌躇不前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筱翠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共计116家,其中,管理资产在2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数量合计15家,总体占比达12%,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举步维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筱翠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去年末,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共计116家,其中,管理资产在2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数量合计15家,总体占比达12%,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举步维艰。

      对于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即便是有幸经历了几年难遇的大牛市,仍然难以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导致公司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公司成立了几年,虽然遇到了上轮牛市,但是股东方面没有给予任何的资源支持,一切业务都只能靠自己,不仅如此,由于股东的敏感身份,我们在与银行渠道接触时都颇受限制,现在感觉许多业务开展非常困难,公司发展看不到前途。”北京一家中小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有一些基金公司近几年尝试高管持股,但一些没有渠道资源的高管难以带来销量,规模仍然受限。

      上海一家中小基金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我们公司采用高管持股,渠道资源有限,虽然公司成立的时点很好,但即便是遇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牛市,公司也无法通过主流的银行渠道发行产品,只有通过股东自有资金成立发起式基金积累公开业绩,现在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几百万,还处于"烧钱"状态,只能全方位节约成本,公司的高管出差都是坐经济舱。”

      另外,2015年股灾之后,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徘徊不前。

      “主流的银行渠道在进行产品代销时有非常严格的产品准入白名单,只有管理资产规模在行业前二十的基金公司才有资格进入,对于小公司而言,进入主流的银行代销渠道非常难,除非托关系,但在公募基金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当下,即便小公司的的基金产品进入了主流银行的渠道,但小公司没有知名度,投资者对小公司的投资专业度并不认可,我们公司近期即有幸进入了工行的代销渠道,但弱市之中,基金发行非常艰难,从新基金的发行来看,渠道方面根本卖不动。”北京一家小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也频频面临人事变动的尴尬处境,这也是制约中小基金公司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管行业的关键因素是人,但是小公司经常面临着人事变更的问题,很大部分的原因是股东层面的股权关系没有理清,一旦公司管理层更换,一朝天子一朝臣,包括投研团队在内的其他核心人员都会随之离职,这在国内资管行业很常见,许多小公司之所以一直做不大,主要原因还是管理层不稳定,公司长期人心涣散。”深圳一家小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管理团队初步稳定的中小基金公司,也越来越难做,原因很简单:缺乏牛人加盟,投研团队薄弱,主动管理业绩难有亮点。 “2015年股灾之后,金融监管趋严,现在小公司越来越难做,只能专心做主动管理业务,但中小基金公司一般考虑到成本,很难挖到业界牛人,许多产品业绩表现惨淡,管理资产规模很小,管理费收入基本都无法覆盖公司的前期运作成本,我们也只能耐心等待下一波牛市的到来。”上海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冉一方 HN058)

    关键词:

    公司,基金,管理,中小,渠道

    审核:yj2243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