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 基金占比达或超60%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四月第一个周五,基金君继续报告“3月份全行业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表”情况。相较前期,3月底数据变化并不大,新基金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仍有394只基金“超期未募集”,而“超期未募集”基金占比

      四月第一个周五,基金君继续报告“3月份全行业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表”情况。

      相较前期,3月底数据变化并不大,新基金的库存压力仍然很大­——仍有394只基金“超期未募集”,而“超期未募集”基金占比达到或者超过60%的基金公司也达到42家(历史高位).

      可能这场新基金去库存的任务还要继续。

      缓慢去库存

      3月底394只新基金“超期未募集”

      通常新基金申报获批后,需要在6个月以内完成募集。数据显示,3月底有394只基金“超期未募集”。

      而数据显示,去年11月底、去年12月底、1月底、2月底这一数据分别为412只、405只、415只、405只,也就是连续四个月“400+只”,在3月底终于这一数据低于400只,不过“超期未募集”数据仍然较高。

      为什么“去库存”力度这么弱?并非是基金公司发行少了,目前新基金成立和发行仍处于密集期,如截至3月底就有339只新基金募集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达到2931.35亿元。但即使如此,因近期新基金发行较难,今年二季度新基金去库存压力非常大。

      

    混合型和债券型超期未募集占比高

      混合型和债券型超期未募集占比高

      究竟哪些品种“超期未募集”最多?答案是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据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目前超过6个月未募集的基金只数达到394只,其中,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QDII型的基金产品分别为93只、125只、155只、1只、4只,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占比分别达到39%、32%。

      混合型基金的“超期未募集”的大头,但是这类基金也是去库存最快的品种。从去年11月底、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底、今年2月底、今年3月底数据看,混合型“超期未募集的”只数分别为181只、170只、168只、160只、155只,基本处于下滑状态。

      而债券型基金则是超期未募集占比逐渐增加,从去年11月底、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底、今年2月底、今年3月底数据看,债券型“超期未募集的”只数分别为104只、107只、115只、121只、125只,呈现出逐渐增加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混合型基金可以积极参与打新,因此市场需求热度还在,但是债券基金受到债券市场调整影响较大。

      3月底超期未募集基金情况一览

    最新发布!42家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基金占比达或超60%

      42家“超期未募集”占比达或超60%

      处于历史高位

      按照规定,对“超期未募集”占未募集基金数量达到或者超过60%基金管理公司,再次申报产品的,将对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这刺激基金公司努力“去库存”,而目前有42家公司这一数据达到或者超60%,较2月底数据有所上升,也是连续数月增加。

      截至3月底数据看,目前有71家基金公司旗下拥有“超期未募集”基金,占全部基金公司68%左右水平。

      而超过6个月未募集产品占已批复未募集产品总数比例超过60%(含60%)的公司达到42家,更有21家基金公司这一比例为100%。显然,这42家公司要努力“去库存”,这一数据为最几个月的较高水平。

      

    基金君了解,基金公司就直言会努力将存量基金发行以满足要求,基本超期未募集产品较多的公司普遍采取这一模式。

      基金君了解,基金公司就直言会努力将存量基金发行以满足要求,基本“超期未募集”产品较多的公司普遍采取这一模式。

      而且,按照2月底监管细则,对于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60%的基金管理人,经现场核查,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投资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不存在相关问题的,每一个月内可以申报一只新募集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不少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这也足够了。

      “目前股市、债市都不太给力,加上新基金‘去库存’压力大,导致渠道拥堵,新基金发行可能进入慢车道。”有人士表示,加上“委外业务”受到多重影响,今年新基金发行重心可能是多元发展。

      (:DF058)

    关键词:

    基金,募集,月底,超期,数据

    审核:yj2243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