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期间这些基金是如何做到不跌的?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包子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昨天发现有几只获奖的几只基金走势是这样的: 上面这只基金是浦银安盛盛世精选,类似这样走势的“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包子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昨天发现有几只获奖的几只基金走势是这样的:

      

    上面这只基金是浦银安盛盛世精选,类似这样走势的“金牛”基金有好几只。
      上面这只基金是浦银安盛盛世精选,类似这样走势的“金牛”基金有好几只。

      这些基金在2015年股灾期间的回撤控制令人惊讶:市场大跌,这只基金基本不跌,难道是基金经理神操作?是基金经理迅速空仓了抑或是股指期货对冲了的结果?(不是对对冲基金,一般做不了对冲)

      其实这类的基金有很多:

      例如益民服务领先(000410)

      

    例如国金国鑫灵活配置(762001),这只基金也是金牛奖名单中。
    例如国金国鑫灵活配置(762001),这只基金也是金牛奖名单中。

      

    例如长盛战略新兴产业(080008),这只基金也是金牛奖名单中。
    例如长盛战略新兴产业(080008),这只基金也是金牛奖名单中。

      

    例如天弘鑫动力(164205)
    例如天弘鑫动力(164205)

      

    其实这些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2016年年中规模都出现了激增。
      其实这些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2016年年中规模都出现了激增。

      举个例子来说明:

      基金规模一开始是1个亿,仓位是90%。如果由于牛市到来带来了基金销量大增,短期内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到5个亿,这时候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新的4亿的资金,基金经理还没来得及建仓...

      这时候基金的股票仓位有多少?

      答案是:18%。

      所以,这时候发生的股灾对这些基金的影响相对有限!

      明白了么?这些基金的“神操作”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短期规模迅速增加而基金基金没来得及建仓的结果(也可能是基金经理神操作---故意没建仓)...

      这里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国投瑞银美丽在15年年中的股灾期间就没怎么跌,但是这只基金在15年12月以后的表现实在难以令投资者满意,要知道14年以后这只基金可没有换过基金经理的,为何同样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前后表现差异这么大呢?

      

    看看这只基金的规模变化或许你就明白了:
    看看这只基金的规模变化或许你就明白了:

      

    股灾期间这些基金是如何做到不跌的?
      于是笔者做了一个筛选,筛选条件是:

      1、2015年Q2的规模比2015年Q1的规模大4倍以上;

      2、2015年下半年最大回撤不超过-20%;

      3、2015年年化收益大于15%;

      筛选出的基金共27只,主要如下:

      

    以上这些基金中,除了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外,其余的股票及混合型基金在15年股灾期间的“神表现”或多或少都和基金短期规模激增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这些基金中,除了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外,其余的股票及混合型基金在15年股灾期间的“神表现”或多或少都和基金短期规模激增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看基金的业绩的时候要综合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不能只看历史业绩、年化回撤、最大回撤等指标来选基金。

      对于表现好的基金,我们最好要搞明白这只基金业绩为什么好!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包子君

      (:于振冬 HF103)

    关键词:

    基金,规模,经理,这些,2015

    审核:yj2243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