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资金再“受限” 基金忧心债市风险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摘要 随着银监会多项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原本已增长乏力的委外资金再逢“连夜雨”,这不但让寄望于机构业务做大规模的公募基金活水难觅,更使其不得不加强应对可能的债市风险。 随着银监会多项重磅政策的密

      摘要                            随着银监会多项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原本已增长乏力的委外资金再逢“连夜雨”,这不但让寄望于机构业务做大规模的公募基金活水难觅,更使其不得不加强应对可能的债市风险。                                                                                      随着银监会多项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原本已增长乏力的委外资金再逢“连夜雨”,这不但让寄望于机构业务做大规模的公募基金活水难觅,更使其不得不加强应对可能的债市风险。

        公募基金资金趋紧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银监会多项政策尤其是6号文(即《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均剑指银行间同业存单,而同业存单是近年来委外资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委外资金的逐步收缩,委外规模较大的机构将受到较大影响,而对期限不匹配的大集合产品的清理也引发了市场对债市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的担忧。

      “之前我司发了一只偏债基金,渠道几天只卖了2000万元,然后就去银行、保险找冲量资金,但是现在机构收缩比较厉害,起色不大,基金经理本来希望卖10亿以上,机构部负责人直接说‘不可能,最多一半’。”来自一线的相关人士感叹,最近新基金不仅难发,连帮忙资金都很难找到。

      记者了解到,这种资金紧张的现象在公募基金中普遍存在,不仅大量获批的基金面临艰难“去库存”,老基金赎回情况也较多。据悉,目前不少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都面临持有人结构调整,不得不去各类机构寻找周转资金。

      从去年底开始,央行提出MPA考核之后,委外资金边际增长已经开始放缓。随着一系列防止监管套利的政策的出台,委外业务更是增长乏力。

      如3月中旬,证监会向公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下发机构监管通报,严禁公募基金“通道化”,要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同时,通报明确了委外定制基金需采取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发起式基金形式等模式;若不是委外定制基金,单一持有人占比不可超过50%,并覆盖到已获批复但尚未募集成立的基金,对于已成立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将一视同仁。这无疑加大了通过公募产品对接委外资金的难度。

      而近日,银监会6号文等监管文件的出台,更是剑指委外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同业存单。业内人士预期,未来同业负债入表以及对此进行穿透式管理将是监管方向,这势必让很多中小银行吸引短久期同业负债去做委外受到比较大的打压,委外资金面临进一步挑战。

      “所有的生意都是围着银行转的,银行委外资金监管升级,基金的日子肯定也没有以前好过了。”某公募人士直言。

      去年以来,由于各类市场赚钱效应不佳,收益率要求不高,且投资期限较长的委外产品成为公募基金做大规模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债市风险或加剧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监管对资金空转、委外套利行为的打击,委外资金规模较大的基金、券商资管产品面临较大冲击。尤其是券商资管各种期限不匹配的大集合类产品将首当其冲,市场担心这类产品的投资主场——债券市场面临的流动冲击以及信用风险或将加大。

      一位券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券商大集合产品一般都是采用成本法计价,且其资产与负债端期限不匹配,一旦资金不稳定,购买的债券由于流动性不佳抛售不掉,就会造成流动性风险,需要抛售其他流动性较好的资产满足赎回要求。

      “目前的市场没有人买信用债了,债券根本抛不出去。”上述人士指出,这就是为何近日某券商资管会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蓝筹股。

      沪上某公募基金经理则表示,随着债券市场的持续去杠杆,债券发行市场也更为清淡,影响了企业“借新还旧”的正常操作,也会加剧信用违约风险的爆发。

      不过,他同时指出,预计监管政策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此次6号文的出台,也给市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查,对市场的阶段性冲击会有,但系统性风险可能不大。

      相关私募人士表示,多数委外资金的委托期限都是2至3年,目前大部分还没有到期,大量赎回的可能性不大。且个别中小型银行投资行为不规范,会投资一些流动性不佳的低等级信用债,流动性风险较高,但大银行投资的债券一般流动性相对较好,其正常的赎回行为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波动。

      就目前情况看,债券市场还较为平稳。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对政策有预期,已经消化了一定的利空,未来将密切关注相关监管细则的出台。

    关键词:

    基金,外资,风险,市场,监管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