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去产能再加码: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央企今年去产能任务再加码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继去年中央企业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年度工作任务后,今年央企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再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多

      央企今年去产能任务再加码

      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

      继去年中央企业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年度工作任务后,今年央企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再加码。《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多家央企已经设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和具体方案,围绕钢铁、煤炭产业,今年将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煤炭过剩产能2473万吨的目标,同时积极在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开展去产能工作。

      “目前央企都制定了相关计划和具体方案,并且都在积极推进,力度很大,同时配合兼并重组和‘僵尸企业’出清,构建更加健康的产业链条。”一位央企人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将在涉及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进行试点,建立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

      据悉,中国华能集团表示,2018年年底前,退出煤炭产能914万吨/年,处置“僵尸企业”16户、特困企业4户,“十三五”期间关停退役647万千瓦煤电机组。

      保利集团发布计划,坚决执行国家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关停无效矿井,尽快实现战略退出,将用三年时间完成39家“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退出,确保亏损额减少50%以上。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将从源头坚决控制、减少无效和低效投资,从电源侧去产能,重点坚决落实煤电“取消一批、缓建一批、缓核一批”政策,推动能源主管部门将南方五省区“十三五”火电装机新增规模控制在4285万千瓦以下,从2020年起,全网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武钢集团拟在已经淘汰完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主动退出炼铁产能319万吨、炼钢产能442万吨。

      2017年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1月以来,多省份在总结2016年去产能工作的基础上,均明确了今年钢铁、煤炭的去产能目标和“僵尸企业”出清目标。其中,河北省提出,2017年将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产能1624万吨,压减煤炭产能742万吨;山西省提出,2017年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退出钢铁产能170万吨。此外,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云南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均公布了2017年去产能任务。

      “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传统重工业行业,企业扭亏增盈、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任务繁重,一些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知名品牌。”一位央企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以钢铁行业为例,尽管近十年国家对钢铁业产能过剩频频调控,但是收效甚微。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集中审批、管控竞争的方式已难以抑制产能过剩,目前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涉及的多为国企,也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涉及当地财政收入、就业、经济稳定等。同时,现在过剩的产能不仅仅是落后产能,还包括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产能,这些都是目前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治理‘僵尸企业’又是重中之重。”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供给侧发力,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无疑是步入深水区后的国企改革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也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的应有之义和必由路径。

      在不少专家看来,未来判断国企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在于是否实现了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过高杠杆的明显抑制、经营效益的持续改善以及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显著提高,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味做大规模,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是贯穿国企改革的主线和灵魂。招商证券(15.980, -0.07, -0.44%)分析师指出,钢铁、煤炭企业去产能的过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来完成产能出清,预计年内钢铁、煤炭类国企改革进程将明显提速。

    关键词:

    产能,过剩,企业,钢铁,煤炭

    审核:yj22438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