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只保本基金下月到期 2只到期或将面临清盘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摘要 随着新规实施,存量的保本基金陆续迎来到期处置问题。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在上半年剩下的2个多月中,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共有10只,其中5月份到期的有6只。目前来看,由于进入新的保本周期继续运作的条

      摘要 随着新规实施,存量的保本基金陆续迎来到期处置问题。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在上半年剩下的2个多月中,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共有10只,其中5月份到期的有6只。目前来看,由于进入新的保本周期继续运作的条件苛刻,不少保本基金选择到期转型或清盘。   随着新规实施,存量的保本基金陆续迎来到期处置问题。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在上半年剩下的2个多月中,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共有10只,其中5月份到期的有6只。目前来看,由于进入新的保本周期继续运作的条件苛刻,不少保本基金选择到期转型或清盘。

        2只到期或面临清盘

      4月22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博时招财一号大数据保本基金到期后不再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故将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这是今年继中海安鑫宝1号、天弘鑫安宝后,第三只公告清盘的保本基金。

      据统计,在上半年剩下的2个多月中,即将到期的保本基金共有10只,其中5月份到期的有6只。除博时招财一号大数据外,其余5只分别为东方保本、国泰保本、金鹰元安保本A、新华阿里一号保本和创金合信聚财保本。其中前3只基金设有到期转型条款,其它2只均未进行类似约定。这也意味着,如果到期后不能满足新规要求,这2只基金很可能将终止运作。

      “现在保本基金到期清盘已相对普遍,虽然基金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继续运作,但很难找到担保机构,所以清盘更为干净利落,对投资人也更有利。”沪上某公募人士表示。

      除了选择清盘,鉴于“壳价值”,转型也是多数保本基金到期后的主要选择。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基金规定到期后如果不满足继续运作的条件,将转型为混合型基金,例如东方保本到期后转型为“东方成长收益平衡混合型基金”,国泰保本到期后转型为“国泰策略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不过也有个别基金到期转型为股票型或债券型基金,例如金鹰元安保本,招募说明书中约定若不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将转型为“金鹰元安债券型基金”。

        收益分化明显

        持有到期需谨慎

      去年四季度,市场遭遇股债双杀,这也使得保本基金表现欠佳。从今年到期的保本基金表现情况来看,业绩出现较大分化。

      资讯显示,保本周期为3年的产品中,南方保本、银华永祥保本、国泰保本、兴全保本等表现不俗,截至目前收益率均在25%以上。另外,保本周期为两年或者一年半的产品多数表现不佳,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但期间收益率在3%以下的有15只,占今年到期保本基金总数的近一半。其中有3只产品目前净值跌破1元面值。

      当保本基金可能不再保本,部分产品收益率甚至还不如货币基金,持有的基民该何去何从?

      对此,济安金信公司副总、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保本基金已属于夕阳类别,对于将面临清盘的基金到期后没有继续持有的必要,投资者要考虑时间成本。“从目前已有的清算情况来看,平均清算时间大约在保本到期之后的两个月左右。尤其是在保本基金到期之后,相关的基金公司没有大致匹配的债券基金或偏债基金发行的时候,清算的速度可能会更慢一些。”

      一位中型公募市场总监认为,是否持有到期应审慎抉择。他指出,一般保本基金赎回费率为2%,对于初始认购的投资者来说,中途赎回将要支付较高的赎回费,相对本来就不高的收益率来说,很可能导致因为赎回造成实质性亏损,所以明智的选择还是持有到期;而对于成立时间较早、业绩相对较好的保本基金,基民根据个人情况、时间成本等,可以考虑提前离场。

      (原标题:6只保本基金下月到期 2只到期或将面临清盘)

      (:DF309)

    关键词:

    基金,保本,到期,转型,清盘

    审核:yj22442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