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供给量或大增 基金配置态度仍偏谨慎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随着再融资新规收紧上市公司定增项目,可转债市场正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宠,并呈现大幅扩容趋势。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可转债申请和发行预案规模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在一些债券基金经理看来,供给量大增叠加股市调

      随着再融资新规收紧上市公司定增项目,可转债市场正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宠,并呈现大幅扩容趋势。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可转债申请和发行预案规模大大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在一些债券基金经理看来,供给量大增叠加股市调整将让可转债估值承压,也会降低市场对可转债配置的需求,但不排除部分基金会考虑逆市抄底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将扩容

      存量转债估值承压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共有20家上市公司可转债申请处于正常审核状态,发行规模共计475.66亿元。此外,还有68家上市公司董事会通过或已发布可转债预案,涉及可转债融资总规模高达2106.27亿元,超出去年同期的5倍。2015年,可转债市场全年发行规模仅为277.24亿元,2016年则超过860亿元。

      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债券基金经理郑猛表示,可转债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新选择,从数据看,可转债的供给在增加,但需求端并没有明显增长。因此,如果股债两市继续低迷,上市公司可转债会受到供给冲击和股债两市下跌压力等因素影响,价格继续下行,对可转债投资人产生影响。

      郑猛分析,一方面,由于供给量增加,股市如果继续下跌,可转债上市价格很可能会在100元以下,影响转债一级市场打新收益;另一方面,供给量增加对存量转债估值是一个利空,将会导致存量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下降,二级市场转债价格也会下跌。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固收总监也认为,可转债市场供给增多,可供挑选的可转债标的范围会扩大,市场扩容对投资会有更多筛选机会,但对存量可转债估值形成压力。

      对于证监会拟将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由现行的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中加基金固定收益部一位投资经理分析,发行方式改为信用申购后,申购方会减少资金占用;对于市场资金面而言,会缓解由于大量冻结资金带来的冲击,这种申购方式的转变会强化公募参与转债申购的意愿。

      郑猛也认为,如果将可转债发行方式改为信用申购,首先会熨平资金面波动,同时会提高大家参与转债打新的积极性,但中签率也会随之下降。当然,假如股市持续低迷,大家的参与热情也可能不太高,因为上市后转债的价格很可能“破百”,这也可能倒逼一些转债条款更优厚。

      基金配置可转债仍谨慎

      事实上,由于A股市场调整,今年以来可转债基金多数录得负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上证转债指数2017年以来下跌1.87%。23只可转债基金(A、C份额分别计算,并排除可转债分级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79%,负收益可转债基金多达21只,占比高达91.3%。在正收益的可转债基金中,只有长盛可转债A斩获0.62%的收益。

      收益下行、股市低迷,叠加交易所质押新规等因素都导致可转债标的的需求处在低位。

      郑猛表示:“随着供给量增大,会进一步压缩存量转债的估值,因此,从债券基金投资层面分析,在可转债供给增加的初期我们不会参与,但随着股市未来反弹预期,我们会关注可转债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郑猛称,“我们债券基金持有的可转债比例很少,大都在个位数,市场供给增多并不都会积极参与,一是可转债供给量大,估值会有下行,做债券投资会回避这个调整趋势;二是现在股市不好,转债是有股性的债券,股市不好,转债的配置需求相应也会降低。”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市场对股市见底预期一致,反而是逆市配置可转债的时机。

    关键词:

    可转债,市场,基金,股市,收益

    审核:yj2243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