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将启动“谨防违规信披”主题活动 揭幕违规信披行为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摘要 【证监会发布会】近日,证监会将启动第三阶段以“谨防违规信披”为主题的活动,将揭幕六大违规信披行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部署开展了“投资者

      摘要 【证监会发布会】近日,证监会将启动第三阶段以“谨防违规信披”为主题的活动,将揭幕六大违规信披行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部署开展了“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专项活动,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的形式,阐明规则红线、风险底线,帮助投资者了解证券期货法规知识,提升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专项活动前两个阶段分别以“远离内幕交易”、“警惕市场操纵”为主题,发布了24个典型案例。证券期货系统各单位、市场经营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投资者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提示相关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专项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媒体记者、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对相关金融和法律知识进行深入解读,相关文章在报刊、网站、微信、微博和移动客户端广泛刊发和转载。据统计,有46家媒体累计刊发120多篇新闻和评论,百度搜索相关结果170万余条。

      近日,我会将启动第三阶段以“谨防违规信披”为主题的活动,相关案例分为六种类型:一是上市公司夸大、渲染业务转型的影响进行误导性陈述,二是上市公司编造重大投资行为进行虚假陈述,三是上市公司利用“高送转”题材炒作股价,四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脸”误导投资者决策,五是上市公司股东利用股份代持掩盖股权变动,六是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通过这些案例告诉广大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应结合宏观政策、产业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理性判断其背后的投资价值。

      【相关报道】

      证监会抽查612家公司年报 发现部分财务信披不规范

      7月14日,证监会发布《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截至今年4月30日,沪深两市2016年已上市的3050家公司(其中A股3032家),除*ST烯碳未按期披露年报外,其余3049家均按时披露了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介绍,证监会会计部抽查审阅了612家上市公司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但仍有部分公司存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不正确、财务及内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

      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资产分类不正确,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资产计量方法运用不恰当;收入确认与计量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的规定;递延所得税、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相关的规定执行不到位;资产减值、持续经营、分部报告、会计政策等信息披露不充分,少数公司财务报告还存在文字表述、附注列示、数据计算、数字勾稽、内容关联方面的简单错误;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未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充分,内控信息与年报其他信息披露之间存在不一致等。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高度重视会计监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对会计准则等规则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及时发现并改正财务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错误,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针对年报审阅中发现的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以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中存在的问题,证监会将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发布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向市场传递关于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的监管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二是整理汇总年报审阅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与交易所、有关证监局等一线监管部门配合进一步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认定上市公司存在违反会计准则和内控规范要求的,按照有关监管安排进行处理。

      三是针对会计准则具体规范不明确、实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加强调研,推动准则制定部门制定指引。对于准则有原则性规定但执行中有争议的问题,尽快形成监管口径,以监管问答等形式对外发布,指导市场实践,同时收集整理案例,以案例指导的形式,提升上市公司理解和运用准则的能力,促进会计专业判断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投资者保护·明规则、识风险”专项活动第三阶段正式启动)

      (:DF328)

    关键词:

    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监管,相关

    审核:yj22496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