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月十机构“一基未发”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难言起色,公募基金陷入销售冰冻期,新基金发行市场频现延期募集,甚至出现多例新基金募集失利、基金合同暂不成立的情况,投资者入市情绪不高,基金公司也放慢了布局脚步,2017年时间已过大半

      今年以来,股债市场难言起色,公募基金陷入销售冰冻期,新基金发行市场频现延期募集,甚至出现多例新基金募集失利、基金合同暂不成立的情况,投资者入市情绪不高,基金公司也放慢了布局脚步,2017年时间已过大半,部分基金公司仍未有上新举动。

      “最近公司战略出现一些调整,C端不好卖了,现在主攻B端,也就是说今后工作的侧重点将放在机构企业这块。”北京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研究员向北京商报记者抱怨道。

      基金销售难成为2017年的市场热词,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热情也在降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截至9月19日,今年以来包括东吴基金、天治基金、英大基金、华宸未来、东海基金、嘉合基金、华融证券、浙商证券(601878)资管、山西证券(002500) (002500)、人保资产在内10家基金管理人年内迟迟没有新品发行。东吴基金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没有新基金发行主要是上半年市场环境不佳所致,下半年随着市场行情好转,将在10-11月计划发行一只新基金,目前公司已经在相关产品上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新基金发行市场冷淡的原因,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认为,首先,上半年监管明确要求基金去库存,很多新基金申请未被受理;其次,受四五月不景气的股债行情,投资者对新基金的热情显着降温,所以新基金募集很困难;此外,近年来委外业务受到严监管,正如日中天的委外基金也极速刹车,显着降低了新基金发行数量。另一方面,上述基金公司中也有部分公司是今年刚刚成立的新公司,从公司步入正轨到产品发行还需一段时间,也是部分中小型基金选择按兵不动的重要原因。

      “股债双杀”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展业成难题,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管理人拿到公募牌照,且积极发行新基金,其中,固定收益类基金成为打开公募市场的“敲门砖”,如华泰(上海)资管成立后就发行了华泰天金、华泰紫金零钱包、华泰紫金天天金货币ETF 3只货币基金产品。格林基金也于日前发行格林日鑫月熠货币市场基金A、B份额,鹏扬基金则发行了鹏扬汇利混合债券型基金、鹏扬利泽中长期纯债基金,以及鹏扬现金通利货币基金。

      “今年以来,A股市场频繁调整,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股债双杀"的萧瑟气息,市场行情不佳,新基金公司将稳健收益为主的固定收益产品作为积累业务规模的先头部队,通常情况下,基金公司都是按照这种模式打开市场的,等股市行情有所好转,利用前期固定收益类产品积累的资金向权益类产品发力。”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分析人士认为。

      杨晓晴坦言,债券市场经过前期的调整,已经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目前已开启底部建仓良机,也是近期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增加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 王晗

      (:娄在霞 )

    关键词:

    新基金,发行,基金,公司,北京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