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加码 借基金分红避税“红利”不再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机构资金在基金分红前短期进入然后迅速撤出以避税,这条路或许要被“堵上”。记者获悉,监管层或加强对借道基金分红避税行为的监管。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近期传出监管层摸查故意借分红避税行为,已经查了部分

      机构资金在基金分红前短期进入然后迅速撤出以避税,这条路或许要被“堵上”。记者获悉,监管层或加强对借道基金分红避税行为的监管。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近期传出监管层摸查故意借分红避税行为,已经查了部分基金公司。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今年监管层已经就这种现象对部分公司进行过窗口指导。

      这一监管风向迅速在业内传开。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机构部人士说,在近期公司晨会上也对此消息进行了交流,公司决定在接下来的基金分红上较为谨慎。

      另一位人士则表示,对于明显的借道基金分红避税的行为,业内都比较谨慎,风控严格的公司都不会有类似行动。不过,业内也存在机构拉长持有基金时间、多机构“拼单”等现象。

      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对持有期限7天以下的投资者加收惩罚性赎回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机构短期借道分红基金的热情。

      此外,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在近期与机构的沟通中,不少机构已经开始调整对于基金公司的考核标准,未来分红将不计入当期投资利润考核,机构突击申购等分红的动力会小很多。

      借道基金分红避税现象由来已久且一度较为普遍,也受到监管部门的注意,基金业内部对这一情况也有隐忧,这条“套利”之路可能逐渐被堵上。

      据悉,业内还传出可能对投资者持有期限进一步规范,短期持有者将不再享受基金分红避税红利。这样,机构借道基金分红避税的动力要弱很多,持有时间较长可能会受到净值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基金,分红,机构,公司,避税

    审核:yj22494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