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销售现非理性苗头 监管层发文规范提三大要求

    来源: 互联网 作者:佚名

    摘要: 证券时报记者陈墨开年以来,市场连续出现爆款基金,不仅单只权益基金首发规模超320亿,更有众多权益基金发行破50亿大关,基民“跑步入场”趋势明显。记者获悉,1月23日,监管部门发布2018年第1期监管通

      证券时报记者 陈墨

      开年以来,市场连续出现爆款基金,不仅单只权益基金首发规模超320亿,更有众多权益基金发行破50亿大关,基民“跑步入场”趋势明显。记者获悉,1月23日,监管部门发布2018年第1期监管通报,名为《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 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火热的基金销售提出了三大监管要求。除了要求审慎设定募集期产品目标规模之外,还要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原则,不得诱导投资者进行频繁的申购赎回。

      监管层提出三要求

      据通报称,近期,权益类基金持续热销,既有市场环境改善、基金管理人品牌基础、基金经理过往业绩表现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也需关注“追热点”、“捧明星”、“过度营销”等非理性因素的苗头。

      通报对部分基金公司主动限购提出表扬,针对旗下基金热销现象,“有的基金管理人理性应对,遵守投资者利益至上原则,匹配自身管理能力,主动控制募集规模,并向投资者充分揭示产品特点与风险,引导理性投资。如前期某券商资管子公司,根据基金经理既往管理经验,主动将旗下相关产品首募规模控制在20亿元,对单户限购5万元,发行当日即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最终确认比例约11.22%,主动放弃近160亿元申购规模,为后续持续稳健运作创造条件”。

      监管通报提出三项要求,一是遵循长期稳健经营理念,管理资产规模应与自身的投研能力、人员储备、系统运营、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相匹配,切忌脱离自身管理能力盲目扩张规模,切实维护投资者长远利益。

      二是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国家实体经济、服务大众财富管理、服务养老金保值增值,科学设计基金产品,切实提高基金产品供给质量。尊崇契约精神,基金合同应清晰界定投资目标与投资策略,投资风格保持基本稳定。积极践行专业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审慎对待短期资金,减少低端产品供给。综合市场调研和投资管理能力等因素,审慎设定募集期产品目标规模。

      三是合规稳健开展基金销售,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充分了解客户,清晰揭示投资风险,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合的投资者。基金销售机构不得诱导投资者进行频繁的申购赎回,不得人为制造紧俏氛围,不得片面宣传基金管理人或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与投资能力,严禁误导投资者。

      限购和提前结束募集

      多家基金主动控制规模

      2018年开年市场回暖,部分权益基金首发火热,确实让市场明显嗅到一丝牛市的味道。

      除了兴全合宜327亿令行业惊叹的首次募集规模,近期不少进入发行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品种都市场资金追捧。2018年还有不少首募超50亿的品种,如华夏稳盛首募达到78.17亿元,此外,华安红利精选混合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最终募集金额达到50.23亿元。

      近日来,有基金公司开始主动控制规模,如1月23日为了控制规模,东方红睿泽基金单个基金账户认购上限仅1万元而且只发行一天。而由明星基金经理魏伟挂帅的富国成长优选三年定开基金,因为销售不俗,该基金发售两日即结束募集。

      后续还有不少基金公司在摩拳擦掌努力布局权益类基金,重点为旗下绩优基金经理打造优质产品。有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将注意合规销售问题,也会主动控制规模,新发基金一旦达到理想规模会选择提前关门谢客。

    关键词:

    基金,投资者,投资,募集,产品

    审核:yj22415 编辑:yj22427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是转载自其他平台,本网赢家财富网 www.yjcf360.com 转载文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传播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全部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赢家财富网的观点、看法及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我们收到通知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及时进行处理。

    2.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广告、访问者在本网站发表的观点,以链接形式推荐的其他网站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供用户参考使用或为学习交流的方便(本网有权删除)。所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使用者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版权属于赢家财富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