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港股步入技术性熊市,主题ETF获资金流入,“北水”亦抢筹高股息资产
摘要: 财联社(上海,记者韩理)3月12日,恒生指数再跌3.66%,自去年4月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正式迈入技术性熊市的行列。不过,从近期部分港股ETF的份额变化以及南向资金的动向可见,尽管港股市场持续
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3月12日,恒生指数再跌3.66%,自去年4月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正式迈入技术性熊市的行列。
不过,从近期部分港股ETF的份额变化以及南向资金的动向可见,尽管港股市场持续下跌,但是这并阻碍其对资金的吸引力。诸多资管机构不仅纷纷发行港股基金,还加大了对港股的布局力度。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团队主管兼基金经理施斌表示,香港市场70%的公司都是中国公司,它的盈利来自于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客户。港股未来走向实际上跟这些人的行为、需求、经济表现高度相关。因此,疫情会对港股产生短期影响,但长期一定是与本身经济、行业表现和业绩表现高度相关。相较于A股,去年港股表现不温不火,但港股的配置价值已经成为很多机构投资者的共识。
港股类ETF3月份净流入近18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中与港股相关的ETF共有9只,囊括了跟踪恒生国企指数、恒生指数、港股通指数的多只ETF。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3月以来这几只ETF的净值均处于下跌状态,其中下跌最多的是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下跌了3.98%。其次是华夏恒生ETF,3月以来该ETF净值也下跌了3.81%。
不过,与净值的下滑不同,上述9只ETF在本月以来均未出现资金流出,反而有7只ETF获得资金流入。若以3月以来成交均价计算,上述ETF共流入了17.94亿元。
其中,获得资金追捧最多的是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该ETF份额增加了8.52亿份,流入资金达到9.97亿元,而该ETF净值下滑了2.59%。其次就是华夏恒生ETF,3月以来得到了6.64亿元资金流入,份额增长了4.68亿份。这两只基金也是上述9只ETF中,无论份额增长还是资金流入均过亿的ETF。
与此同时,多家公募基金近期陆续发行港股产品。例如,国投瑞银基金日前宣布,其与瑞银资管推出的国投瑞银港股通价值发现混合于2月25日正式发行。永赢基金在2月26日发布公告称,旗下永赢股息优选混合基金即将发行。资料显示,该基金也将港股作为重点配置方向之一。
除了发行新产品,部分可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的现有公私募基金也提升了港股仓位。国金证券统计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港股基金仓位由三季度末的46.1%提升至50.1%。沪上知名私募明确表示,其旗下私募产品的港股仓位也已提升至50%以上。
南向资金抢筹高股息资产
近期面对港股持续回调,南向资金并未如北向资金般“一步三回头”,而是持续南下,对港股的投资热情居高不下。根据WIND数据,近日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市场,带领港股通连续14天录得净流入。今天(3月12日),港股通净流入更创新高,达126.98亿港元。截至今天,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达1409.47亿港元。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程彧认为,仅从宽基指数的角度看港股近两年确实表现偏弱,但这样比较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就优秀的公司而言,港股中的一批“中国核心资产”表现是非常好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港股市场中不少“中国核心资产”是A股市场所稀缺的甚至是完全没有的。
“港股的这些“中国核心资产”过去给股东创造了丰厚的回报,未来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仍有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从而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当我们面向未来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时候,去布局港股的“中国核心资产”才能获得更完整的投资机会,充分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程彧指出。
事实上,从南向资金的布局来看,也是以上述的“中国核心资产”为主。数据显示,本周以来,位列港股通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的有建设银行、腾讯控股、工商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飞鹤、美团点评、保利物业、农业银行、小米集团和微创医疗。不难发现,南向资金抢筹以金融权权重股为主,而这类股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晏青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利率持续走低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港股具有估值相对较低、但股息率却相对较高的特点。其结果就是全球资本可能会加速流向人民币资产,港股受益明显。
程彧亦强调,当前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低利率时代,全球性的资产荒正在成为一个迫切的严峻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高息资产显得尤为珍贵,这批高股息资产还有望逐步获得一定的估值提升。
港股通,南向